文档介绍:该【2025年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6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沟通等方式体验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算法多样化,并从中选择最喜爱的方法正确计算,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实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沟通评价中培育学生的自信念,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驾驭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数是几。
1200 3600 650 80
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猜出上面各数。
2、视察上面这些数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师:利用数的组成规律,我们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出示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
师:五一期间,桦南家电商场搞促销活动。我队的王大爷,买了一台电视机花1000元,一台电冰箱花20xx元。
2、小挚友看到这两个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
(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
(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学生尝试解决第一问题。
1000+20xx=
怎样计算1000+20xx等于多少呢?生独立计算,同桌沟通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
生: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
生:从1+2=3想出1000+20xx=3000.
生:从100+200=300想出1000+20xx=3000.
3、方法优化,(同学们可真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喜爱哪种方法?)
4、另外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1)、选择一题列式计算。
(2)、沟通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教学例10.
1、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2人一组,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80+50 = 130-50=
学生沟通算法。(略 )
出示:80+50 = 130-50=
学生沟通算法。(几种可能性):
生1:8个十加5个十13个十是130.
生2:由8+5=13想到80+50=130
生3:先算8+5=13,再将后面的0补上,就是130.
130-50=80.
生1: .
生2:由13-5=8想到130-50=80.
生:我是由加法想到的,80+50=130,130-50=80。(想加算减)
他想的方法和别人不同,你们想对他说点什么呀?
生:他很棒!
师:你们太了不得了,知道加减法是一对好挚友,一道加法算式它必定有对应的减法算式,利用这个规律,能为我们的计算供应便利。
,假如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3、打开书本,P81下面小精灵聪聪还有两个题目想考考你,赶快来展示你的本事吧!
900+600= 1500-600=
同桌相互说说计算方法。
4、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就用哪一种方法算。
四、巩固拓展
1、做书中的做一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后请起立,然后集体核对。全对者请坐下,有错者说说为什么错了?自己能改正么?
2、又有几组算式好挚友出场了,小挚友们赶快算一算。
670-600 670-60
4000+200 4000+20xx
1800+20xx 1800+200
700-500 700-50
算好的同学思索:这几组算式好挚友要提示我们计算时要留意什么?(要提示我们留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将上题左右两个算式比较大小
为什么有些同学填得那么快?通过视察比较,不用计算即可填写。
4、完成做一做其次题。
师:请大家仔细视察图片。(老师出示图片:略)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第一仓库装了700袋麦子;其次仓库装了800袋麦子;第三个仓库装的是稻谷,1000袋。
师:这位同学视察得特别细致。第三仓库装的是稻谷,不是麦子。
师:你能依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生: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生:麦子和稻谷一共有多少袋?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解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师适时确定。
3、捉鼠嬉戏。
师:粮仓里有这么粮食,可也引来了不少老鼠。(出示图片)怎么办?
生提出灭鼠策略。
师:还是请猫来捉拿吧。这是最生态的方法。看他们来了:
生:我是花猫,专捉900的。
生:我是黄猫,专捉1000的。
生:我是黑猫,专捉1500的.。
师:大家为他们加油,同时可大声帮助他们,竞赛起先。
生:加油!加油!
生:花猫!你抓错了一只!
生:黑猫!你的有一只被黄猫抓走了!快去抢回来。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生:我知道了学习数学要做到仔细视察、留意倾听、勤于思索。
生:我知道了要夸奖同学的优点。
师:在这节课中,大家通过努力,证明白自己是个聪慧的孩子。请大家骄傲地说——我最棒!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
(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
冰箱图 电视图 1000+20xx=3000
20xx-1000=1000
80+50=130
130-50=80
以上即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十数加减法教学安排,大家还满足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你们真厉害,锐角和钝角藏在一起的时候,也能这么快地给它们找也来。1、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同步练习第页第题。
直角( ) 锐角( ) 钝角( )
2、开火车嬉戏。出示活动角,让学生指出是是什么角?下面请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报角的名称,另一位同学来变,好吗?反之,也可以。
3、师:挚友,老师这里有三兄弟在吵架了,都吵着要做大哥,你们说说应当怎么帮他们分出大小?小黑板出示了三个很相像的角。
=109 height=105 alt=
学生独立思索,动手用直角三角板去验证他们的大小。
让学生会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推断。老师适时指导:运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与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合就是直角,比它小就是是锐角,比它大是钝角。
四、活动激趣,敏捷应用
师:同学们,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有用,而且它还能创建出漂亮的图案。瞧,出示一张简笔画,你们想用角也来创建漂亮的图案吗?
小组合作创建,展示并介绍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结:角很美。
五、总结并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相识了哪两位新挚友,(揭示课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当它们长得很像时你可以怎样来辨别?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的初步相识
比直角小的角---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钝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 篇2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相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洁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
接着相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亲密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状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验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相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留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学问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意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老师要留意让学生经验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激励学生参加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育动物实践实力和独立思索实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沟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相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
3、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相识简洁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一)
教学内容: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洁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3、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 和参加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洁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打算: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挚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状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全部人的体重状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改变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探讨:假如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探讨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在新课的教学中,创建了学生相识的冲突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相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沟通。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视察探讨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分。
7、视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觉什么?先在小组沟通,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沟通图上的小挚友参与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与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状况是怎样的?
你参与了哪项课外活动?
2、探讨:怎样收集我们班参与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探讨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其次课时 统计(二)
教学内容:
统计(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