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页
发表时间:2011-06-08T10:57: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 2011 年第 1期供稿 作者: 矫云辉 李艳慧
[导读 ] 胰岛素为一种多肽激素,作为一种降血糖生化药 ,治疗糖尿病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
矫云辉 李艳慧
【摘要】 胰岛素为一种多肽激素,作为一种降血糖生化药 ,治疗糖尿病自 1923 年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 , 发现胰岛素使用不便,
顺应性差等缺点。因此,医学工作者开发、研制了胰岛素一些新剂型。本文综述了胰岛素的注射剂、口服剂、透皮制剂、肺部吸入剂等几
种给药途径的新剂型。
【关键词】 胰岛素;糖尿病;口服给药;口腔给药;肺部给药;透皮剂
【中图分类号】 R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132-02
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不仅是治疗Ⅰ型糖尿病所必不可少的药物,同时也能够有效的
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一直以来主要以注射途径给药,给长期用药的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并且,由于胃肠道酶的作用,口
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如何改善胰岛素制剂,提高其顺应性、疗效以及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已成为药物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近些
年,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胰岛素制剂的剂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1 胰岛素注射制剂
诺和锐是采用重组DNA 技术获得的新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餐后应用诺和锐为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1]。餐后15min 注射所提供的代谢控
制与餐前15min 注射可溶性人胰岛素相一致。
2 胰岛素口服制剂
目前,由于胃酸和胃肠道酶对胰岛素有破坏作用,胃肠道黏膜对大分子药物的通透性低[2]以及肝脏的首过作用,使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生
物利用度低。因此,研究人员主要利用微球、微囊、纳米粒、脂质体、凝胶剂、等载体减少胃肠道对胰岛素的破坏和降解,促进有效吸
收。
口服微囊和微球制剂 于晓玲等 [3]给糖尿病大鼠口服甲基丙烯酸Ⅲ胰岛素毫微球,, 1~3h 达高峰,7h内血糖维持在
较低水平。
口服脂质体制剂 吴正红等[6]体肠灌流法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肠道吸收,表明胰岛素的肠道吸收及其在肠道中
的稳定性均提高。
口服凝胶剂 徐晖等[7]现把含胰岛素的聚(甲基丙烯酸 -泊洛沙姆 )共聚物水凝胶口服给予糖尿病大鼠,其降血糖作用与给药剂量有明显
相关性,这种 pH 值敏感的水凝胶有望用作药物传递的载体。
3 胰岛素经皮制剂
透皮贴剂 目前处于研发前沿的有以色列TrasDermics 公司开发的ViaDerm 透皮释药贴剂和阿尔堤治疗(Altera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
的PassPort 透皮释药贴剂。研究表明, ViaDerm 透皮贴剂可显著降低胰岛素用药后的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必要时还可撕去贴片以中
止给药。PassPort 透皮释药贴剂是种新型的可透过皮肤释放肽类、蛋白质类、小分子药物、基因和疫苗的先进透皮贴剂。
微针技术的应用 Jung-Hwan Park 等[8]采用钙黄绿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型药,将由丙交酯和乙交酯的聚合体制得聚合物微针用于
缓控释给药系统。结果表明,这种微针包裹药物的质量分数可达到10% ,并且药物在体内可以缓控释放数小时至数月的时间。
4 胰岛素鼻腔制剂
鼻腔凝胶剂 % 、1% 的聚丙烯酸与胰岛素制成生物黏附水凝胶经大鼠鼻腔给药后,两种凝胶剂产生的降血糖作用分别在
和1h 出现最大值,而给予同剂量的胰岛素混悬液则无降血糖作用[9] 。
鼻腔纳米粒 Wang 等利用离子胶凝法制备了壳聚糖 -N-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作为胰岛素载体, 140~210nm ,ε电位为+~ ,
载药量为 13~24% ,相比于未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和对照溶液,胰岛素经鼻吸收量显著增加。
5 胰岛素肺部吸入制剂
Aerodose 吸入剂是美国Aerogen 开发的单剂或多剂液体吸入剂,非常适合肺部吸收,能保持超过80% 的雾化药物在呼吸范围内,确保其
在下呼吸道或肺深部沉积。
6 结语
综上所述,INS 发现已有百年历史,其作为降糖药已成为 Ⅰ型糖尿病患者必需的药品。由于INS 是种多聚体,分子量大,难以通过毛细血
管内皮细胞被其吸收,并且INS 这种蛋白质极易被胃酸和蛋白酶破坏,所以普遍口服胰岛素基本无效。因此,研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
全可靠的胰岛素新剂型,目前是国际、国内医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随着人们对胰岛素制剂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工业的发展 , 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胰岛素新剂型会取得新的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将会给胰岛素的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潘素琼 , 张丽娜 , 白艳婷 .诺和锐 . 中国新药杂志 , 2003,12(5):387~388
[2] 吴琼珠,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33 (3):192~193.
[3] 于晓玲,陈志坚 . 胰岛素毫微球口服与灌肠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的对比研究 [J].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 ,25 (91 ): 17~19
[4] Wu ZH ,Ping QN ,Lei XM ,et s of the liposomescoated by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on the gast roin-testinal transit of
insulin[J] .Y ao X ue X ue B ao , 2005 ,40 (7) :6181~6182
[5] 吴正红 .平其能,魏毅,等 . 壳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处方与工艺优化 [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 ,34 (2): 76~77
[6] 孟博宇 ,平其能 ,熊净 ,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37(4):304~307
[7] 杜燕京 , 田国涛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5(4): 321~322
作者单位: 150010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胰岛素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