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提高自信心.ppt

格式:ppt   大小:7,58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提高自信心.ppt

上传人:junjun2875 2025/2/10 文件大小:7.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提高自信心.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提高自信心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生心理主题班会-提高自信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解开自卑枷锁 打开自信大门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导入
自卑的影响
消除自卑的方法
培养自信的方法
总结
认识自卑
01
请添加内容一
Please add content 1
02
请添加内容二
Please add content 2
导入一:他们怎么了
Company Logo
布雷尼奥
我是个坏人
杰西
我不够好
卡伦
我又矮又胖
杰夫
我不被人接受
阿伦
我毫无价值
凯特
我不可爱
萨拉
我是个笨蛋
克里斯
我不重要 低人一等
导入二:我们都知道他是谁
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9岁,年仅35岁的母亲南希·汉克斯不幸去世
15岁,开始上学
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还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31岁,争取成为国会候选被选举人,落选了
34岁,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
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56岁,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遭开枪射击, 15日去世。
他,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
01
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02
导入二:我们都知道他是谁
认识自卑
什么叫自卑?
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
有关自我的想法:自我批评 自我怀疑 自 我指责 低估自己的价值 忽视积极方面而注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01
02
03
04
自卑的表现:
行为:弯腰的姿势 、低垂头 、避免目光接触 压低嗓音、犹豫不决
情绪:悲伤、焦虑、内疚、害羞 、挫败、生气
身体状态:身体不适如疲惫、缺乏活力、坐立不安
认识自卑
处处怀疑自己的能力,办事缺乏信心,表现不佳,避免挑战或者是严格的完美主义者
甚至会做出令人意外的破坏性行为
还有可能导致抑郁症、自杀、食欲紊乱、社交焦虑
容易销蚀人生的斗志
性格怯懦影响着人际交往及日常活动
自卑——双刃剑
自卑感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激发人们追求力量、追求卓越,成为推动人们争取成功的动力,从而推动人格的发展。而且只有当人们感到他们的无知和需要预见未来时,科学本身才会出现。
01
自卑是一种常见现象,而每个人在解决自卑感的方式和态度上又有所不同,因此它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就起促进作用,使自己超越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而处理不好者就会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02
可以说,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都会遭遇到自卑的侵袭,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如何去面对,转化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控制与克服它的消极方面
03
自卑——双刃剑
1
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评价过低,受他人评价影响而产生自卑心理
2
家庭经济因素: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自卑,这一原因在大学生中有增加趋势
5
个人成长经历:童年经历影响尤深
4
个人性格特点:气质抑郁,性格内向都有影响
3
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性别的社会地位
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