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读书笔记6——城市群.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笔记6——城市群.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笔记6——城市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流强度读书笔记
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及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是说明城市与外界联系的数量指标。
一、前言:提出问题
国内研究现状
1对城市流强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城市流强度说明城市的现状
城市流强度计算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选这个指标?
这个指标反应的什么城市发展什么?如何反应?
城市流强度选取的数据是什么?
城市流强度运用有何新的方向?
2 对城市流强度运用地区总结
有哪些地区?发表在哪些期刊上?
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概括,有什么样的规律?
国内对这些地区的分析存在着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
3 以湖南为研究对象的城市流强度分析现状
以单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什么观点?对包括湖南在内的大区有何影响?可否从华中地区进行分析?国家的政策倾向如何?若以湖南省3+5发展城市群为方向还有什么样的写作空间?可否加上城市竞争力份额分析?——数据如何获得?
二、国外研究现状

正文:解决问题
1 城市流强度计算的指标是什么?
城市流强度的计算公式是:F=N·E。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而采用城市从业人员数作为城市功能量的度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备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该城市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熵Lqij为:
(i=1,2,…,n;j=1,2,…,m) (1)
式中Gij,Gi,Gj,G分别表示i城市j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i城市从业人员数量、全国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全国从业人员数量。
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亦即Eij=0;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因为i城市的总从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门的比例超过了全国的分配比例,即j部门在i城市中相对于全国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部分,即
Eij=Gij-Gi(Gj/G)=Gij-Gij/ Lqij (2)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为
(3)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表示,即
Ni=GDPi/Gi (4)
i城市的城市流强度Fi为:
Fi=Ni·Ei=(GDPi/Gi)·Ei=GDPi·(Ei/Gi)=GDPi·Ki。(5)
式中Ki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2 这个指标如何反应城市的发展的?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求出城市群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主要部门的区位商,从而将城市群区域各中心城市按等级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国家级大都市和区域性大都市,这些主要服务部门的区位商都大于1,其余个别部门大于1。
根据外向功能量Ei,在一个区域中外向功能量越大表明该城市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具有更突出的地位。与区位商相比,在所分的等级中,如果有个别城市区位商有的小于1,但是外向功能量却大于一般的区域性大都市时,可以体现该城市在主要部门的外向功能起的拉动作用,并且可以预计其在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的提高。
根据城市流强度值Fi ,作出柱状图,将城市群区域的中心城市分为三类:高等、中等、低等中心流强度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