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

格式:doc   大小:840KB   页数:1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8/2/25 文件大小:8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部电子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
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 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都要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
2 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同学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同学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 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近五年又提出了别超过5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br/>4 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 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 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师智慧。
7 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 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 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学生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更愉快,效率更高
10 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的减少。
这十条要求,①符合师生眼前利益和国家利益;②可持续发展;③时间成本很低,不然也要度过45分钟;④经济成本很低,有钱能做,没钱也能做。越做距离学生越近,效率越高,上课越快乐,时间久了,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老师们守住先贤先哲揭示出的教育常识,守住建国60周年中国人创造的经验,再守住自己的教学特长。结合十条标准,再适当引进国外经验,我们的课堂就会越来越美好和谐、顺畅、高效,课堂就能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灵魂家园。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3月1日—5日
一、图形的变换
2
8日—12日
二、1、因数和倍数
2、2、3、5的倍数特征
3
15日—19日
2、2、3、5的倍数特征
3、质数与合数
三、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4
22日—26日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
29日-4月2日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
5日-9日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与复****粉刷围墙
7
12日-16日
四、1、分数的意义
8
19日-23日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9
26日-30日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10
5月3日-7日
4、约分
5、通分
11
10日-14日
5、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整理与复****br/>12
17日-21日
五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3
24日-28日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4
31日-6月4日
六统计打电话
15
7日-11日
七、数学广角八、总复****br/>16
14 日-18日
八、总复****br/>17
21日-25日
总复****br/>18
28日—7月2日
总复****br/>19
5日—9日
总复****期末考试
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