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5/2/14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篇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教案1
  目标
  使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让幼儿比较哪个物体高、哪个物体矮。
  引导幼儿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准备
  两朵小红花。
  大中小三个娃娃。
  高矮不一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小红花,下方贴一朵小红花。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将黑板上的两朵小红花都摘下来呢?
  请一名幼儿摘红花。幼儿摘到了下方贴的红花,怎么也够不到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上方的红花摘下来。
  教师:老师为什么能摘到上方的小红花呢?










  幼儿:因为老师个子高。
  教师:那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这朵小红花呢?
  幼儿: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2、学习比较高矮。
  教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呢?(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幼儿,这样幼儿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大家能看出来谁高谁矮吗?
  幼儿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高,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高。
  教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我们让他们背对背站着吧。
  让两名幼儿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引导幼儿说出完整话:甲比乙高,乙比甲矮。
  3、学习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教师:这是谁啊?(两个娃娃)
  教师:老师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高、谁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教师: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小娃娃高,比大娃娃矮。)
  活动延伸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高有矮,请小朋友在桌子上比一比,按高矮来排排队。
幼儿园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同时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特征进行分类活动。
  2.学习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家三个(家门分别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吗?你们认识自己的`家吗?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可是今天有几个小宝宝不认识自己的家了,他们正着急地哭呢?小朋友咱们来看看是谁?
  原来是这些图形宝宝不认识是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咱们应怎么办呢?(帮他们找到家、把他们送回家)
  :送图形回家。
  出示图形宝宝的房子,让幼儿观察4座房子的不同点:门不一样,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请幼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把它送回自己的家。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小朋友把图形宝宝送错了家的。
  《找图形》,让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品是有那几种图形宝宝变成的。
  《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能按两种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每个幼儿的胸前都贴有一个图形宝宝的胸卡,教师引导幼儿找相同的图形宝宝做朋友。










  交流为什么在一起做朋友(引导幼儿说出我们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或我们的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小朋友做图形分类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3
  活动名称:
  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数学教案4
  设计意图:
  小朋友特别喜欢帮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进行排序。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3、感受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双面胶
  2、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1、 出示邀请卡,激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张邀请卡,我们来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老师:“亲爱的小朋友,我是图形国王,我想邀请大家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希望你们打扮的漂亮点!”
  2、出示一个图形单一的花环。
  老师:“老师也想去参加音乐会,所以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花环,我想戴着漂亮的花环去音乐会,老师戴上这个花环,好看吗?”
  (老师戴上花环,激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漂亮的花环是怎么做的?”
  让幼儿仔细观察花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老师:“咦!这是什么?”(指着小红旗)
  告诉幼儿观察花环的时候要从小红旗这边看过去。
  老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小红旗:黄色圆形红色圆形 黄色圆形 红色圆形……
  (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一下规律)










  小结:老师准备的花环是用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
  3、出示另一个图形较多的花环。
  老师:“刚才花环的形状太简单了,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更多图形的花环。”让幼儿再观察这一条花环,并且让他们与上一条进行比较。
  小红旗:黄三角形蓝圆形 黄三角形 蓝圆形……
  小结:原来这个花环是由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很好看。
  4、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老师:“这边老师还有一条更加漂亮的花环,不过老师还没做好,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帮老师的忙,你们愿意吗?”
  可以叫小朋友上来继续完成,并给予评价表扬,再引导小朋友来总结一下。
  5、操作活动:(装饰花环)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老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环,不过老师一个人做的太慢了,还没有全部粘好,小朋友自己去完成,好不好?”
  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有头带、各种图形,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
  老师:“好,我们开始做,做好了,请双面胶帮忙。”
  6、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8、出示一条排列更复杂的项链。
  老师:“老师为了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还准备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很长,你们来看看这条项链是怎么做的?”










  小红旗:黄正方形绿三角形 绿三角形 黄正方形 绿三角形 绿三角形……
  小结:这条漂亮的项链原来是更多图形按规律排列的。
  9、操作活动:(装饰项链)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老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有这么一条漂亮的项链呢?”
  老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就等着你们给自己做一条漂亮的项链了。
  10、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1、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③带领幼儿一起去参加音乐会。
  12、老师:“好,音乐会开始了,我们快点戴上漂亮的花环和项链一起去参加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邀请卡参加音乐会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一些简单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去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简单图形的排列特征。第三个环节让幼儿掌握复杂一点的图形的排列规律和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我来说,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设计的内容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偏简单,这要求我要去更多的了解幼儿现在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在幼儿操作前应给予说明,让幼儿明白各种操作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操作过程,操作中给予指导,可以让幼儿相互检查所做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操作后要给予评价,评价时要围绕这个活动的目标来进行,这就需要更加明确活动目标;一些细节的东西也不容忽视,准备工作也要做的扎实。










  相信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锻炼,我会做的更好!
幼儿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数概念(数的形成、数数、认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和数序等)。
  2.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10张、红黄蓝三色的几何图形板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上有红黑绿三种颜色写的1"10的数字各一个)、数字牌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师生进入数学宫
  游戏一:做的对有快(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数数)
  
  。如:看到8快图形就做9或7的动作。
  游戏二:踏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大小)
  在地上任意放置图形,幼儿按要求找到图形数字,用脚踏上去。老师可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如:踩三角形上红颜色数字;踩比3大、比7小的黑颜色的数字。










  游戏三:排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的数的排列和分类)
  1.按图形的形状不同将数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按图形的颜色不同将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游戏四:比得对又快(复习10以内数的大小、数序)
  1.每一幼儿胸前挂一数字牌,在乐曲声中找一位好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位幼儿比较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幼儿站着做动作,数字小的幼儿蹲下做动作,数字一样大的幼儿相互拥抱做好朋友。
  2.要求幼儿迅速胸前数字大小依次从大到小排队,做动作走出数学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复习课。其重点放在: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2.提高灵敏性,养成良好的游戏秩序。《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单一学习数学,孩子们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数学宫》这个游戏,将加减法应用于数学宫的闯关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孩子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整个活动以去《数学宫》的情境贯穿,分成了三个环节:停车,闯关,找礼物。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每个环节的要求都不同,注意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递进,使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一环节也都注意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己运算、检查,在与同伴的不断碰撞中,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闯关活动中的第二关:投掷,孩子们能个个参与,自己分组检查投掷结果的对错,使孩子们树立了自我检查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第三关:看谁报得多。活动中运用了抢答的形式,而且提出了说过了不能再说的要求,孩子们又要听好同伴报的算式,还要自己想好抢答的算式,注意力非常集中,在一个数的算式报完后,能主动提出换一个数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游戏中我还把孩子们分成了男队和女队,回答对的孩子手上贴上五角星,游戏结束后检查男队和女队的五角星数量,充分体现了游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