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pdf

格式:pdf   大小:3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5/2/15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1页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
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原则
能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以“珠江三解洲”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思考题:
小山坡因政府投资大学和商人对学校外服务的建设,它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上,大力发展校园绿
化和美化,将不毛之地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人文环境上,由
长期无人问津到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活动繁荣,人口稠密。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区域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
动影响的反作用。
例:东部季风区主要进行种植业生产,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
进行畜牧业生产,这本身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是反过来,
由于这种影响,东部季风区的人类活动(种植业)使很多自然景观变
成了农田景观,而西部则为牧场等。
2、? 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学生解释其原因,或举例
说明)
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对环境进行主动自觉的改造,
使之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可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1页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2页
自觉地破坏环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处于中间的管理调
控地位。)例: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体现
了人的主导作用。
3 、?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性:
(学生举例说明)
草原放牧,一方面获得了经济效益,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4、?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某个要素放加影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
发生深刻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举例)
例:黄土高原只是破坏植被。
二、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中,要不断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
要,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实际上是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
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
人类改造了自然,造福了社会,另一方面,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也
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就包括两方面:正面的和
负面的影响。
1、阅读 P25 ,矿产资源的开采:问答问题:
问题:山西省的煤炭开采有何有利影响?四小条
问题:开采煤又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哪此负而影响?另:依靠资源
开发发展起来的城市还有一个问题(资源开发的后期城市转型问题)
思考: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全并非我国经济强省,最近,山
西提出加快经济调的发展战略,根据山西煤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正
面和负面影响,您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山西变为强济强省?
战略:发挥煤优势,但进行深加工(煤化工,西电东输等)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问题: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跨区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
带来的用水紧张问题。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2页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3页
南方北调:中国为什么要南水北调?分布不均,水资源地区差异
大。
问题:除去南水北调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
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造成的
用水差异。
问题: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哪些有利和不利影
响?(从调出区与调入区两方面考虑)
学生答:
有利:
不利:不合理运用(灌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
3、生物资源利用:
阅读:
问题:生物资源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
影响?
不利:
森林的过度砍伐
乱砍滥伐导致物种减少(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利:
利用新技术改良了很多农产品
有目的的植树造林等,可以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总结: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正面的与负面的
对自然的影响和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资源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3页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4页
[问题]三大产业是怎么划分的?——名词链接
世界银行在统计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时总是统计第一二三产业所占
比重,为什么?
——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阅读]图 1-3-7 。
美国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这样的产业结构的呢?产业转移(包括
产业升级和产业移出)
产业升级:P28 ,第二段: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
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
逐渐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同时产业结
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变化。
产业移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
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为落后产业
的接受地。

1、产业转移的条件
产业升级的条件:人均的提高。即:经济发展过程
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差异,即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服务业
比制造业收入高。
产业转移的条件: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所以较低产
业从发达地区转移至欠发达地区。

2、产业转移的方向:
劳动力: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较低产业: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

3、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就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一二产业比重下降
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
型和服务业。?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4页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5页
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例:珠江三角洲:
[阅读]填表:

第一次转移
第二次转移
时间
改革开放初
20 世纪 90 年代
转移方向
由香港转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转向邻近地区
转移产业
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转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参与国际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对发达,产业结构优化
对环境影响
环境污染加重
环境质量好转

通过这个案例,同位之间相互讨论,填写图 1-3-10 :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减轻环境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加重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5页 :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6页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加快产业优化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案例:怎样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阅读并回答问题:减少环境压力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具体怎样实
施?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绿色消费
垃圾分类回收等

板书设计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的:理解人类活动影
响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原则能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全面地认识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珠江三解洲”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
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双重性教学过
程:导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6页

最近更新

温度和pH对硼在水溶液中聚合形式影响的研究 2页

2025年唯美哲理爱情语录 10页

二零二五年度银行借贷和解协议书 8页

二零二五年度钢结构建筑加固改造合同 8页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行业劳动合同范本百度云存储.. 8页

2025年哲学的名言 33页

2025年哄小朋友睡觉经典童话小故事 5页

2025年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 86页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85页

2025年品味人生议论文 4页

2025年和解协议书 21页

2025年呼叫中心销售岗位职责 5页

深入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新路子 2页

2025年周末给客户的问候语 33页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合同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经营协议书合同.. 8页

2025年员工辞职书申请员工离职申请书 9页

2025年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6页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劳务合同解除及国际法律适用.. 8页

二零二五年度资产清算委托拍卖协议 8页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中心品牌商铺租赁管理服务协.. 8页

2025年员工最新的辞职报告 5页

二零二五年度药品销售公司执业药师市场拓展聘.. 8页

2024年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0人历年高频.. 39页

2025年党支部谈心谈话记录表(共15篇) 39页

肾结石护理查房课件 31页

美术培训协议书 3页

禁毒 禁毒宣传小品 (悔改) 4页

新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3.. 6页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KPD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