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生命教育研究实验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命教育研究实验方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6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命教育研究实验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命教育研究实验方案
***县实验小学生命教育研究实验方案
一、生命教育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将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还给每一个教师?是本项目研究的出发点。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意图,是想在学校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构起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生命教育的办学模式。
回顾多年的的办学历程,我校曾对教育改革作过许多探索:“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将学生早早地带进了阅读天地;“字族文”实验提前三年完成了小学期的识字任务;“创造教育”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电化教学”实验更是开了全县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先河,并一直引领着全校教师走向今天。近些年来,学校又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使全校师生轻松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这些实验的开展,先后为学校积累了几十万字的科研成果。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如此,学校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们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
当我们听完所有教师的课并对所听的课进行分类分析后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学生生命的存在现象: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学生的焦虑、学生的自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成功,似乎与我们教师没有关系;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学仅仅当作一个知识的授受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因而使得课堂机械、刻板、沉闷、单调和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一句话,对学生存在状态(亦即生命状态)缺少应有的关注。
——师生关系比较紧张。
教师把学生当作一种监管对象,学生略有“越轨”行为,轻则训斥,重则被罚站于教室后面,有的甚至被赶出教室,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心灵(罚站现象时有发生)。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情感交流,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单一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对学校、对教师、对学****态度冷漠甚至反抗的心态。
——班级管理机械呆板。
班主任缺乏生动活泼管理方式,作为学生道德生命基础的活动,班主任却很少去思考,总是****惯于把学生滞留在四周是墙壁的教室里。即便是举行班会活动,其活动内容大多限于总结过去一周的学****情况和纪律方面的说教。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的诸多需要被剥夺了,学生感到枯燥以致厌学甚至恨学。
——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生命保护能力不足,对生活缺乏积极的态度。
先来看几个事例:
2003年《杭州日报》桐庐县某一初中学女生逃学在家上网,被母亲责骂了几句后,走上七楼顶跳楼***,坠楼身亡。
2002年11月28日《羊城晚报》记载了广东某市在升旗仪式时,一名叫张浪(化名)的学生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后而上吊***。
贵州遵义一名13岁的女生因生日没有买新鞋,感到“非常想不通”,把“伤心事”告诉约到家中来庆贺的另外4名同学和伙伴后,竟激起了共鸣。这5名少年最后决定“死了算”,竟喝***集体***。被抢救过来后,孩子们还不断抱怨“活着没意思,爸妈对我不好”。
像以上的事例,近几年来屡见报端。这些实例充分暴露了时下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达到了骇人的地步。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对于自身、对于亲人的朋友、对于社会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有什么的事值得让人的用生命去换取。显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从来没有深入地思考过。试想,一个对自生命意识模糊的人,怎么谈得上对其它生命的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去热爱生命了。
再来看一组数据:
就全国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生的孩子有四五十万,%,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
就我县而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县死于交通事故有176人。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有28人,其中交通事故9人,溺水18人,被杀3人。一个只有近40万人口的小县城,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有这么多人死于非命,让人不寒而栗,心情深重。
就我校而言,校门口是一条宽5米的窄道,一到放学就拥挤不堪;四周全是居民区,东西两侧和南城下,走不了多远就是交通枢纽,车水马龙,给学生的上下学带来了无数的安全隐患。近几年,已发生了数起交通事故。
以上数据说明,我们的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明显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危险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