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许超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许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许超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
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
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
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 32 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
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
行运算求解。 : .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
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
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
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
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
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
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
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 1 单元集合(6 学时)
第 2 单元方程与不等式(6 学时)
第 3 单元函数(6 学时)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 4 单元数列( 4 学时)
第 5 单元立体几何( 4 学时)
(2)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学校条件,可开展拓展性知识讲座和相
关活动。例如,举办“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相关职业岗
位上的应用”、“数学与文化”、“数学史”等专题知识讲座。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1. 教学安排建议 : .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在保障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灵活地进行教学安排。下面
提供一个教学方案,供三年制学校参考。
方案:
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完成。每周 2 学时,每学期为 26 学时
(不含复习考试环节),共 32 学时。
2.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
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
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
引导学生主动学;
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
教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
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教材内容要注意与九年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衔接,做好知识的整合。教材内容的选择,
要突出职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
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
式要多样化,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展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的形
成过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要利用多种形式,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素材。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通俗
易懂,具有科学性与可读性。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在
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
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用书,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更好地
实施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用书,帮助学生巩固、反思、检测
学习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 :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
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
助教学的工具。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
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学校要为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
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
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
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
出导向、激励的功能。
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
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
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
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可由
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各地应根据本大纲教学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研究并制定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