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文化产业的国际发展战略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化产业的国际发展战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文化产业的国际发展战略
一、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1)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呈现出以下背景与趋势:一是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跨界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二是新兴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网络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兴业态迅速崛起,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2)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加速,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文化产业成为国际间友好交往的重要桥梁;二是文化产业创新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创意产业、设计产业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体育产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3)面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其次,要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再次,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最后,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2 -
二、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发展战略目标与原则
(1)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发展战略目标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
(2)实现上述目标,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文化企业创新活力;三是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四是坚持质量优先,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此外,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二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力度,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四是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 4 -
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国际化布局
(1)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布局首先聚焦于影视产业。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达642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以《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为代表的国产影片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此外,电视剧方面,《庆余年》、《陈情令》等作品在Netflix等台上线,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
(2)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国际化布局的另一个重点。近年来,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在音乐版权、音乐制作、音乐演出等方面,我国企业纷纷与国际知名音乐公司合作,如腾讯音乐与Spotify达成战略合作,推动音乐版权共享。此外,音乐节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上海国际音乐节、成都草莓音乐节等,吸引了众多国际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
(3)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国际化布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网络游戏为例,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19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美元,%。此外,我国数字文化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在海外投资布局,如腾讯在海外投资了多家游戏、音乐和动漫公司,阿里巴巴则通过收购优酷土豆、投资TikTok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 4 -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构建
(1)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首先,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版权购买。例如,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其次,实施文化出口基地建设,设立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竞争力。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文化企业国际化提供法治保障。
(2)保障体系构建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秩序;二是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三是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设立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基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管理人才;四是推动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3)此外,政府还通过以下措施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构建:一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和活动,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二是推动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文化产业相关标准,提高文化产业;三是完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及时掌握文化产业运行状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5 -
五、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机制
(1)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100万人。同时,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产业人才。
(2)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我国文化产业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推动文化产业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据统计,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企业共组织了1000余场国际交流活动,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共同制作了电影《长城》,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和论坛,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海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 6 -
(3)为了更好地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我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建立,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合作,提高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鼓励文化产业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实践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三是设立文化产业人才海外研修计划,选拔优秀文化产业人才赴海外学习先进文化理念和管理经验。通过这些措施,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为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