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教学课件
1
整理课件
第 一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车辆管理评价定额和指标
2
整理课件
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指标
一运量
1、客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单位:人。
统计原那么:在计算客运量时,不管旅客行程的长短或客票票价多少,每位乘客均按一人计算;缺乏购票年龄免购客票的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2、货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3
整理课件
二、周转量
1、旅客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人公里。
计算公式: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运送的每位旅客×该旅客运送距离)
2、货物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3、换算周转量
是指车辆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综合产量指标。计算单位:换算吨公里。
计算方法:以运输车辆所完成的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同一计算单位后加总求得。公路客货周转量的换算系数为10人公里=1吨公里。
4
整理课件
三、运输量
汽车运输的运输量是指汽车运输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亦称产量。
由运量和周转量两种指标评价。
5
整理课件
车辆利用
单项指标
动力利用
指标
装载能力
利用指标
时间利用
指标
速度利用
指标
形程利用
指标
6
整理课件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1、完好率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比重。
车辆完好率说明在报告期内,技术状况良好可随时出车进行运输工作的车辆的情况,是反映车辆的技术状况、车辆管理、运用和修理、保养工作质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总车日-非完好车日)÷总车日×100%=(工作车日+停驶车日)÷总车日×100%
2、工作率
指报告期内工作车日在完好车日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车辆的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工作率(%)=工作车日÷完好车日×100%=(完好车日-停驶车日)÷完好车日×100%
车辆工作车日与车辆停驶车日之和为车辆完好车日。可见,工作率增加必须提高完好率和减少停驶车日。
7
整理课件
速度利用指标
1、技术速度
是指车辆在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计算单位:(公里/小时)
计算公式:技术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运行小时数
技术速度实际上是车辆的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能,道路条件(如路面、宽度、坡度、弯道、视线等),所运货物的特征,行车密度,车辆载重量等客观因素以及车辆保修质量和驾驶员的熟练程度等都对技术速度有影响。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必须在许可的条件下提高技术速度。
8
整理课件
2、营运速度
是指车辆在出车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里程。计算单位:(公里/小时)
计算公式:营运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出车时间
营运速度的大小不仅受技术速度的影响,还取决于运输组织工作好坏、运输距离大小和装卸停歇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技术速度下,营运速度与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成正比。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营运速度=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
3、平均车日行程
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车辆所行驶的里程,是车辆速度性能利用与出车时间利用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单位:车公里。
计算公式:平均车日行程(车公里)=总行程÷工作车日=营运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平均每日出车时间
9
整理课件
行程利用指标
1、行程利用率
指报告期内载运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行程利用率(%)=载运行程÷总行程×100%
提高行程利用率是提高车辆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本钱的重要途径之一。影响行程利用率的因素很多,诸如货源、客源的充足程度及其在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运输组织工作质量,车库与货场的空间布局等都对行程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
2、空驶率
指报告期内空驶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空驶率(%)=空驶行程÷总行程×100%
10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