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是由【sanyuedoc201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问题探讨
单击添加副标题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免疫调节
“非己”来自两个方面:
外来的入侵者;
“变坏了的”自身细胞。
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T细胞
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后天形成、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01
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艾滋病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HIV(一种RNA病毒)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5
组成成分: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6
RNA和蛋白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相对浓度
HIV浓度
T细胞浓度
时间
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随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胀
HIV最初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人体免疫系统几乎全部丧失
T细胞数量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
3
6
9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传播。大多数人是通过与某个已经感染了HIV的人性交而染上该病毒。
血液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可通过(1)输入含有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2)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官,组织。(3)通过 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经传。静脉注射药瘾者的HIV的感染亦高,药瘾患者相互间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也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由带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或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感染获得。近年来,这种由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
艾滋病预防
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洞等
医疗器械严格消毒
血液和血液制品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第三道防线
抗原
添加标题
01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或损伤的细胞、衰老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添加标题
03
“作战对象”
添加标题
02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添加标题
04
第三道防线
如:抗体
“作战武器”
a、化学本质:蛋白质
b、存在部位: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
结合(组织液),从而清除抗原。
c 、特 性:特异性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体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