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5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5/2/2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常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nonspecif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由Brenneman(1921)首先提出,常见于小朋友与青少年,以发热、急性腹痛为其临床特点,一般病例药物治疗有效,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化脓后形成脓肿,则需外科治疗。
病因
重要由于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得感染,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见感染病原有:
1、柯萨基B病毒(Coxsackie B病毒)  临床资料已证实,肠系膜淋巴结炎得重要致病原因就是Coxsackie B病毒及其毒素,病毒及其产物经血循环抵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得急性炎症。
2、链球菌及金黄葡萄球菌  也就是引起本病得重要原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得急性感染,炎症一般较为剧烈。
3、肠道内得细菌及寄生虫  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阿米巴原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非特异性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重要发生于回肠末端得肠系膜淋巴结内,空肠系膜淋巴结也可发生急性炎症,但临床上少见。感染与下列原因有关。
(1)解剖原因:回肠末端肠壁各层内具有极为丰富得淋巴管网,末端回肠系膜内淋巴结,尤其就是中间群淋巴结得数量,远远多于空肠系膜得淋巴结,常成群分布,数目高达数百个,这就是感染好发于此得基础。
(2)生理原因:由于回盲瓣得影响,食糜在回肠末端内停留得时间较长,这虽有助于消化与吸取,但就是也增长了肠道病原体及其产物得吸取量与肠系膜淋巴结感染得机会。
2、病理特征  炎症得初期,可见肠系膜内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互相不粘连,触之尚软,可以活动。后期淋巴结逐渐变硬,灰白色外观,同步腹腔内可有少许浆液性渗出液。镜下重要发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充血及水肿。少数病例,淋巴结呈化脓性变化,可形成脓肿,甚至互相融合成较大得脓肿,溃破后导致化脓性腹膜炎。受肠系膜炎症得影响,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等均可伴有不一样程度得炎症存在,一般状况下,腹腔渗出液及肿大淋巴结穿刺做细菌培养大多为阴性。
症状体征
1、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近期内曾有低热、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就医时正值上感期,体现为腹痛得同步有发热、头痛及咽部充血等(约占42、5%)。
2、表浅淋巴结肿大  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压痛得淋巴结,病愈后肿大得淋巴结可恢复正常。
3、腹部症状与体征  腹部疼痛就是患者重要就医得原因。
(1)腹痛发生较急,常呈绞痛性及阵发性得特点。间歇期腹痛明显好转,或毫无不适,照常活动。腹痛部位常较广泛,疼痛可始于上腹、脐周或全腹部,后来局限于右下腹部。常伴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等。
(2)腹部压痛以右下腹部为主,但范围较广泛,压痛明显得部位,常常变化不恒定。左侧卧位时,压痛点也可移向左侧。腹肌紧张较轻或无,反跳痛常为阴性。部分患者在右下腹可触及结节状伴压痛得肿块,很也许就是肿大得肠系膜淋巴结。
检查措施
试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升高或反而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若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时,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2、淋巴结活检  剖腹探查时,可在切除阑尾得同步,作淋巴结活检。
3、细菌学检查  取腹腔净液行细菌学培养与药敏试验。
其她辅助检查:
1、B超  声像显示:囊段回肠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未见阑尾。
2、CT扫描  可见阑尾正常,淋巴结肿大。
3、腹腔诊断性穿刺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鉴别诊断
常需与如下疾病鉴别。
1、急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得机会最多。本病压痛部位较阑尾炎压痛点稍高,且偏内侧,压痛点不固定,少有反跳痛与腹肌紧张。而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明显固定压痛点得持续存在就是阑尾炎得特点。
2、原发性腹膜炎  也多见于小朋友,但女孩较多。腹痛较重,范围较广,下腹部得腹膜刺激征也较明显。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出稀薄得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可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得球菌。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之后,病程较长,伴有明显得结核性中毒症状,腹痛不剧烈,部位不明确,腹部体征较轻。
并发症
偶发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其发病急骤,突发腹痛、畏寒与发热。腹痛多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当炎症波及肠管时可导致肠麻痹而出现肠梗阻症状。一旦脓肿溃破引起腹膜炎,则腹痛与腹胀加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治疗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应以非手术为主,决定手术应谨慎。
1、非手术治疗  考虑到本病时,应积极保守治疗24~48h,如诊断明确,措施得当,一般在24h内腹痛症状及体征可逐渐减轻与好转,详细措施为:
(1)卧床休息,暂禁饮食,严密观测体温及血象得变化,注意腹部症状与体征得发展。
(2)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3)采用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中药解毒清热剂也有一定效果。
(4)腹部物理治疗,增进炎症得局限及吸取。
2、手术治疗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因考虑同步合并有其她急腹症时,如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则应坚决地施行手术治疗。
(1)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经右下腹纵切口进行。
(2)合适探查:包括回盲部、阑尾与末端回肠及其系膜,女性病人还要探查卵巢及附件,以明确诊断。对于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作腹腔引流;当累及邻近肠管时,有时需作受累肠管得切除。
(3)有关阑尾切除:如误诊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术中发现阑尾病变轻,而常规探查发现回肠末端系膜淋巴结散在多种肿大,即可诊断为本病。阑尾无论就与否合并炎症或炎症很轻,均应予以切除,以防后来腹痛发作时导致诊断困难。
(4)有关淋巴结活检:多数学者认为取肠系膜淋巴结活检应列为禁忌,因活检后也许带来局部粘连得发生,且此举意义不大。
(5)腹腔渗液:应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6)术后处理:继续应用以抗生素为主得综合措施。。
饮食保健
清淡饮食为宜。
少吃辛辣刺激得食物。
防止及预后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此平时注意防止感冒发热与注意饮食规律。
本病预后良好,常在3~4天内自然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