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5年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3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5/2/21 文件大小:2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让我发疯得有机化学方程式与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各类化合物得鉴别措施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得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ﻫ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ﻫ  : 
  (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得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得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得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一样构造得卤代烃生成沉淀得速度不一样,叔卤代烃与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ﻫ  5。醇:
(1)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如下得醇);
(2) 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即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 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 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
  (1) 鉴别所有得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 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ﻫ  (3) 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与芳香醛不能;
  (4) 鉴别甲基酮与具有构造得醇,用碘得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得碘仿沉淀。   ﻫ :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她酸不能。 ﻫ  :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措施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得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得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 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ﻫ  (2) 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ﻫ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ﻫ 例1.用化学措施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ﻫ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与烃,1—丁炔与2-丁炔为不饱与烃,用溴得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与烃与不饱与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得氨溶液鉴别。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得鉴别措施为:
  例2。用化学措施鉴别氯苄、1—氯丙烷与2—氯丙烷。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都就是卤代烃,就是同一类化合物,都能与硝酸银得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但由于三种化合物得构造不一样,分别为苄基、二级、一级卤代烃,它们在反应中得活性不一样,因此,: 
  例3.用化学措施鉴别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与酮都就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得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得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得醇。鉴别措施可按下列环节进行: ﻫ  (1) 将化合物各取少许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得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得就是醇与酚。 
 (2) 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许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得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得为醛,即苯甲醛与丙醛,无银镜生成得就是2—戊酮与3—戊酮。
  (3) 将2种醛各取少许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得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得为丙醛,无沉淀生成得就是苯甲醛。 ﻫ (4) 将2种酮各取少许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得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得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得就是3-戊酮。 ﻫ  (5) 将3种醇与酚各取少许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得为苯酚,无兰紫色得就是醇. ﻫ  (6) 将2种醇各取少许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得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得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得就是丙醇。 ﻫ 例4.用化学措施鉴别甲胺、二甲胺、三甲胺. ﻫ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都就是脂肪胺,分别为伯、仲、叔胺。伯胺与仲胺在氢氧化钠溶液存在下,能与苯磺酰氯发生反应,生成苯磺酰胺。伯胺反应后生成得苯磺酰胺,因其氮原子上尚有一种氢原子,显示弱酸性,能溶于氢氧化钠而生成盐;仲胺生成得苯磺酰胺中,其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溶于氢氧化钠而呈固体析出;叔胺不发生反应,因此,可用此反应(兴斯堡反应)鉴别三种化合物。鉴别措施如下:
三、有机化学规律
一、综观近几年来得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构成与构造部分得题型,其共同特点就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得化学式(或式量),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得构造进行发散性得思维与推理,从而考察“对微观构造得一定想象力”。为此,必须对有机物得化学式(或式量)具有一定得构造化处理得本领,才能从主线上提高自身得“空间想象能力”。 
1。 式量相等下得化学式得互相转化关系:
一定式量得有机物若要保持式量不变,可采用如下措施:
(1) 若少1个碳原子,则增长12个氢原子。 
(2) 若少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增长1个氧原子。
(3) 若少4个碳原子,则增长3个氧原子.
2。 有机物化学式构造化得处理措施
若用CnHmOz (m≤2n+2,z≥0,m、n ÎN,z属非负整数)表达烃或烃得含氧衍生物,则可将其与CnH2n+2Oz(z≥0)相比较,若少于两个H原子,则相称于原有机物中有一种C=C,不难发现,有机物CnHmOz分子构造中C=C数目为 个,然后以双键为基准进行如下处理:
(1) 一种C=C相称于一种环. 
(2) 一种碳碳叁键相称于二个碳碳双键或一种碳碳双键与一种环。
(3) 一种苯环相称于四个碳碳双键或两个碳碳叁键或其他(见(2))。 
(4) 一种羰基相称于一种碳碳双键. 
二、有机物构造得推断就是高考常见得题型,学习时要掌握如下规律:
1.不饱与键数目得确定
(1) 有机物与H2(或X2)完全加成时,若物质得量之比为1∶1,则该有机物具有一种双键;1∶2时,则该有机物具有一种叁键或两个双键;1∶3时,则该有机物具有三个双键或一种苯环或其他等价形式。
(2) 由不饱与度确定有机物得大体构造:
对于烃类物质CnHm,其不饱与度W= 
① C=C:W=1;
② CºC:W=2; 
③ 环:W=1;
④ 苯:W=4; 
⑤ 萘:W=7;
⑥ 复杂得环烃得不饱与度等于打开碳碳键形成开链化合物得数目。
2。符合一定碳、氢之比得有机物
C∶H=1∶1得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得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环烷烃等; 
C∶H=1∶4得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三、近几年有关推测有机物构造得试题,有这样几种题型:

此类题目得特点就是:通过有机物得性质推断其构造。解此类题目得根据就是:烃、醇、醛、羧酸、酯得化学性质,通过知识串联,综合推理,得出有机物得构造简式。详细措施就是:① 以加成反应判断有机物构造,用H2、Br2等得量确定分子中不饱与键类型(双键或叁键)与数目;或以碳得四价及加成产物得构造确定不饱与键位置。② 根据有机物得衍变关系推断有机物得构造,要找出衍变关系中得突破口,然后逐层推导得出结论。
2.根据高聚物(或单体)确定单体(或高聚物) 
此类题目在前几年高考题中常常出现,其解题根据就是::按照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原理,由高分子得键节,采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得构造。由加聚反应得到得高分子求单体,只要懂得这个高分子得键节,将链节端点得一种价键向括号内作顺次间隔转移,即可得到单体得构造简式;
(1) 常见加聚反应得类型有:
① 同一种单体加聚,该单体一般就是单烯烃或共轭二烯烃。
② 由不一样单体加聚,单体一般为烯烃。
(2) 常见缩聚反应得类型有: 
① 酚醛缩聚。 
② 氨基酸缩聚。 
由高聚物找单体,一般将高聚物主链上得碳原子以偶数个断裂;若按此断裂写不出单体,一般此高聚物为缩聚反应得到得高聚物,要补充消去得小分子物质。
3。 由有机物完全燃烧确定有机物构造
通过完全燃烧有机物,根据CO2与H2O得量,推测有机物得构造,就是前几年高考试题得热点题。有如下几种措施。
有机物分子构成通式得应用
(2)此类题目得特点就是:运用有机物分子构成得通式,导出规律。再由规律解题,达到迅速精确得目得。
规律1:最简式相似得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值相似。要注意:
① 具有n个碳原子得饱与一元醛或酮与具有2n个碳原子得饱与一元羧酸与酯具有相似得最简式;② 具有n个碳原子得炔烃与具有3n个碳原子得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似得最简式。
规律2:具有相似得相对分子质量得有机物为:① 具有n个碳原子得醇或醚与具有(n-1)个碳原子得同类型羧酸与酯。② 具有n个碳原子得烷烃与具有(n—1)个碳原子得饱与一元醛或酮。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得推断。
规律3:由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得分子式(设烃得相对分子质量为M) ① 得整数商与余数,商为也许得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氢原子数。② 得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 6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种,每减少一种碳原子即增长12个氢原子,直到饱与为止.
(2) 有机物燃烧通式得应用
解题得根据就是烃及其含氧衍生物得燃烧通式。 
烃:4CxHy+(4x+y)O2 ® 4xCO2+2yH2O 或CxHy+(x+ )O2 ® xCO2+ H2O
烃得含氧衍生物:4CxHyOz+(4x+y-2z)O2 ® 4xCO2+2yH2O 或CxHyOz+(x+ - )O2 ® xCO2+ H2O ﻫ由此可得出三条规律: 
规律1:耗氧量大小得比较
(1) 等质量得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得CO2与H2O得量均决定于 得比值大小。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质量具有相似最简式得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似,比例亦相似。 
(3) 等物质得量得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得耗氧量取决于x+ - ,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得量得不饱与烃与该烃与水加成得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得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即每增长一种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 
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 
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规律3:(1) 相似状况下,有机物燃烧后 <1 时为醇或烷;
n(CO2)∶n(H2O) =1为符合CnH2nOx得有机物;
>1时为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
(2) 分子中具有相似碳(或氢)原子数得有机物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得量恒定,完全燃烧后产生得CO2(或H2O)得量也一定就是恒定值。
解有机物得构造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程序一:有机物得分子式—已知基团得化学式=剩余部分得化学式 ®该有机物得构造简式 
结合其他已知条件 ﻫ程序二:有机物得分子量—已知基团得式量=剩余部分得式量®剩余部分得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得构造简式、
四、相似相溶原理 (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得极性物质如强酸等);
(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
3。具有相似官能团得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具有羟基得醇、酚、羧酸.
二、有机物得溶解性与官能团得溶解性
:
(1)易溶于水得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难溶于水得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得烃基(-CnH2n+1、-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 
(1)当官能团得个数相似时,伴随烃基(憎水基团)碳原子数目得增大,溶解性逐渐减少;
例如,溶解性:CH3OH>C2H5OH>C3H7OH〉……,一般地,碳原子个数不小于5得醇难溶于水。
(2)当烃基中碳原子数相似时,亲水基团得个数越多,物质得溶解性越大例如,溶解性:
CH3CH2CH2OH〈CH3CH(OH)CH2OH〈CH2(OH)CH(OH)CH2OH。 
(3)当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对溶解性得影响大体相似时,物质微溶于水;
例如,常见得微溶于水得物质有:苯酚 C6H5—OH、苯胺 C6H5—NH2、苯甲酸 C6H5—COOH、正戊醇 CH3CH2CH2CH2CH2—OH(上述物质得构造简式中“—"左边得为憎水基团,右边得为亲水基团);乙酸乙酯 CH3COOCH2CH3(其中—CH3与—CH2CH3为憎水基团,—COO-为亲水基团)。 
(4)由两种憎水基团构成得物质,一定难溶于水。
例如,卤代烃 R-X、硝基化合物R—NO2 ,由于其中得烃基R—、卤原子-X与硝基—NO2均为憎水基团,故均难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