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5年师说说课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师说说课稿.docx

上传人:8872 2025/2/2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师说说课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师说说课稿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师说说课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师说说课稿
师说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师说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师说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设想。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学课文的相关段落。
  2、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是:理清文章的顺序,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让学生主动地灵活多样地丰富知识。所以,课前我让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籍,网上查找,请教家长等多种渠道,搜集并整理颐和园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接着,我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影像资料。(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初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颐和园细细游赏。
  (二)整体感知
  待风光片放映完毕之后,我顺势利导,进入整体感知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让学生再次欣赏课文朗读,接着问学生:颐和园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相机板书:美丽的大公园。紧接着,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学生汇报时,教师课件演示颐和园游览图,并相应地板书各个景点,使学生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自主探究
  《颐和园》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教学时,我让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通过读、说、议、写、画等多种手段,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交流
  长廊部分,先让学生说说长廊的特点,紧接着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以及上面五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长廊的精致美观。这样,就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次体会长廊的精致美观。
  同样,万寿山部分,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万寿山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直观地感受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高大和辉煌。另外,让学生抓住“金碧辉煌”等描写景物颜色的词语,体会古色古香的美;抓住“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等句子体会昆明湖的静和绿;抓住“隐隐约约”这个词语体会那种朦胧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万寿山那气势磅礴的美。
  在学习昆明湖部分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次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接着引出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学生在观察中结合课文内容描绘十七孔桥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十七孔桥那“姿态不一”的美。
  “小导游”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小组开展导游活动中加深理解,在读文中体会意境,掀起学习的高潮,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家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学习《颐和园》的写法,写一次游览活动。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设计真正达到教学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我设计的板书可谓简洁明了。
  颐和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美丽的大公园
  七、说特色:
  1、情境的预设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颐和园景物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八、不足之处
  1、 读的还是少,只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十七孔桥小狮子可爱和多。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今后逐步改正。
  2、课堂气氛不活跃,今后要多设计一些激趣的方法。
  3、读中学写做得不够,本节课没有让学生当堂练笔。
师说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写人为主,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典范,体现了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既是对学生学习简短篇章的提高,又是为以后学习长篇文章打下基础。课文选自著名的作家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课文由春天的风筝引出对小学历史老师的回忆,从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来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幽默乐观敬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深深的敬佩之情。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残志坚的教育文章。整篇文章充满激情,文笔优美。正印证了作家本人说的"作家要有能点燃别人心灵的激情之火。"正是他的文章也点燃我们学习的激情之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词,并随文理解。
  2 通过品读探究重点段落,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激发我们对老师的敬佩。
  3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的顺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四、说教学方法:
  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法。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也体现学生的合作性,也演绎了学习的激情。
  3、角色体验法:只有真实的体验得到的感情才是最真切的,通过角色互换体验,让学生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
  4、片段训练法: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安排片段训练,正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者的激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从课堂上认识了一位残疾的历史老师刘老师,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这问题的设置目的是复习上节课感受的刘老师的形象。学生通过回答朗读,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堂做感情铺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课 幽默 乐观 敬业
  2、回忆上节课感悟老师形象的方法,并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归纳为:
  抓住重点词句激情品读
  角色互换体验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归纳方法是理论知识的提高。
  3、"这样一个残疾的老师,他却演绎了生命的激情。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再次走进他的心灵,却探询老师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我的老师"。
  我用充满激情的导入将学生带进文本,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老师在外貌上有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品读课文打下感情基础。而且还检查了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师形象。
  1、同学们,看春天来了,引读课文描写春天的语段(用课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又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感受引出刘老师放风筝的部分。
  朗读优美文段是对语言的`积累,也是享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使语文真正姓"语"。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放风筝的部分。说说你心中的刘老师是什么样?"
  这是引领整堂课的线索,我牢牢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文章内容,和刘老师一起放风筝,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书读厚,读透。
  A、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方法,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标,也体现阅读的层次性。
  B、 同桌交流,感受老师形象。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老师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师人格魅力。
  六、说板书:
  上课 敬业 乐观
  我的老师 敬佩










  放风筝 热爱生活
  好的板书是课文浓缩的精华,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题和这内容。我的板书从三个方面概括老师的形象,一目了然。
  七、说作业设计:
  1、写片段《我的老师》
  2、读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
  3、魏巍的《我的老师》
  4、读
  "跪着教书36年的老师"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25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5页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4页

2025年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6页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 67页

2025年吉林省四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 67页

2025年吉林省白城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66页

2025年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 67页

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 66页

2025年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7页

2025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 67页

2025年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 66页

2025年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 63页

2025年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 64页

2025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 66页

2025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66页

2025年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4页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4页

2025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5页

2025年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 66页

2025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65页

2025年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65页

2025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7页

2025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 66页

2025年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5页

2025年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6页

2025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6页

2025年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64页

2025年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66页

2025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5页

花生米销售技术培训方案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