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342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ppt

上传人:cjl201702 2018/2/27 文件大小:3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 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陕西省国土资厅政策法规处贾海燕
二○一二年九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简介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简介
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简介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简要介绍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三项原则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五项制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五项措施
五、《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有关资质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简要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2003年11月19日由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4日由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394号令公布,并于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共七章四十九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第三章地质灾害预防
第四章地质灾害应急
第五章地质灾害治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三项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承担防治责任;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五项制度
(一)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调查。
(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程资质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凡是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都必须经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查,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工作。
(五)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五项措施
一是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预报预警最基本的手段。
二是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县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主要是以重要地质隐患点的防治和减灾措施为主。
三是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
四是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时,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
五是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