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pdf

格式:pdf   大小:2,97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5/2/22 文件大小:2.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五四学制)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
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B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2.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常听说有狗伤人的事情发生,有一种超声驱狗器能将靠近
的狗驱离,从而有效地避免狗伤人事件。如图所示为某款超声驱狗器,如果将超声驱狗器
对着靠近的狗按下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响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关于
人为什么没有听到声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 .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C .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 .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3.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
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绿树阴浓夏日长”中的“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C .“池水映明月”中的“明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溪深而鱼肥”中的“鱼肥”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4.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
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建筑物
C .过山车 D .过山车的轨道
5.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1页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2页
B .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是正立的
C .小孔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
D .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
6.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的情形,可以判定轮船是( )

A .靠近码头 B .静止
C .远离码头 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
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 ﹣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密度为
B .该液体密度为
C .60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g
D .量杯质量为 40g
8.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已知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是 ρ =、ρ
铝 铁
=、ρ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能是实心的
9.小明有一个凸透镜,经常用它观察小物体,也能用它做其他光学实验。一次实验时不小心
把这个透镜摔坏了,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所示)。小明如果用这个补缺的
凸透镜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2页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3页

A .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
B .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
C .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
D .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
10.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某列高铁由北京到石家庄的行驶速度为 200km/h ”,这个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B .变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高铁列车的车厢内电子显示屏出现的“ 260km/h ”,指的是列车的瞬时速度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镜 16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
大的像。当物体离镜 8cm 时,在屏上( )
A .仍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小
B .仍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大
C .不能得到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能得到像,也不能通过透镜看到像
12.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叉鱼时向稍深处投掷鱼叉
B . 日食现象
C . 缸中金鱼“变大”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3页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4页
D .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13.小明同学将两个半径合适的圆形空心硬纸筒恰好套在一起, 小纸筒可以在大纸筒内自由移
动,在一端 A 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在纸筒的另一端 B 处嵌了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如图
所示,组成了一个简单照相机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把 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 B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B .眼睛应对着 B 端向筒内观察可以看到 A 端半透明纸上的像是否清晰
C .如果观察到的像模糊不清,只有调节 AB 的距离才可调出清晰的像
D .如果在 A 端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了某物体清晰缩小的像该物体离 B 端的距离一定比此时
AB 的距离大
14.夜晚的红梅公园, 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
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
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 .红花黑叶 B .黑花红叶 C .红花红叶 D .黑花黑叶
15.一只质量为 60kg 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 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
为 35kg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 20kg ,此时瓶内的
氧气密度应为( )
A . B . C . D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4页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5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6.(3 分)汽车拉力赛是一项汽车道路比赛项目,赛段为临时封闭后的各种普通道路,包括
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路、泥泞路等。假设某选手上午 7:00 从起点出发,途径两
个不同的路段,先是沙石路,然后是山坡路,两段路的长度之比为 1:2,该选手的赛车在
两个路段上行驶平均速度之比为 1:3,该选手上午 11 :00 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 9:00
时他应该行进在 路段。
17.(3 分)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 s 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
可知, 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 m/s ,
当 t=40s 时,甲、乙两车相距 m 。

18.(3 分)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后用高度适中的透明玻
璃罩罩在蜡烛上,哪支蜡烛先熄灭?你的猜想是 。说出你的理由

19.(3 分)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
械,摄像机的镜头拍摄得到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 )像。检查时,想要更仔
细观察患处,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 (选填“接近”或“远离” )患处,所成
的像就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

20.(3 分)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 890g ,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 990g ,则铜球的
总体积是 cm 3。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 970g ,则注入液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5页 : .
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第6页
体的密度是 g/cm3。另有一结满冰的圆柱形水桶(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
化成水后,再倒入 的水,桶恰好装满, 假如用该桶装酒精, 最多能装 kg 。(ρ
=,ρ =,ρ =,ρ =1g/cm3)
铜 冰 酒精 水
三、作图简答题( 21 题 4 分, 22 题 6 分,共 10 分)
21 .如图所示,室外有一路灯 S 发出的光透过窗户射到室内的平面镜上,请画出 A 点的人眼
通过平面镜看到路灯 S 的光路图。

2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超声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 。
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 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
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
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
躲避障碍物。
直到 1930 年, 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从而揭开了蝙
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 ﹣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