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典型题.ppt

格式:ppt   大小:5,65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典型题.ppt

上传人:fanluqian 2025/2/22 文件大小:5.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典型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典型题 】是由【fanluq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典型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习题课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11-11-17
则反射波的表达式是
合成波表达式(驻波)为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y0 = 0,
故得
因此,D点处的合成振动方程是
1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C为波密媒
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 在t = 0时,O处质
= 3l /4,
的合振动方程.(设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皆为A,频率为n.)
点的合振动是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求D点处入射波与反射波
解:选O点为坐标原点,设入射波表达式为
,一角频率为w ,振幅为A的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设在t = 0时该波在原点O处引起的振动使媒质元由平衡位置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M是垂直于x轴的波密媒质反射面.已知OO'=7λ/4,PO'=λ/4(λ为该波波长);设反射波不衰减求:(1) 入射波与反射波的表达式;;
(2) P点的振动方程
解:设O处的振动方程
t = 0时
反射波方程
半波损失,则
入射波传到O'方程
入射波方程
合成波方程
P点坐标
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折射率n1=)覆盖缝S1,用同样厚度的玻璃片(但折射率n2=)覆盖缝S2,将使原来未放玻璃时屏上的中央明条纹处O变为第五级明纹.设单色光波长l=480 nm(1nm=10­9m),求玻璃片的厚度d(可认为光线垂直穿过玻璃片).
解:未覆盖玻璃时,O点是中央明纹
d = r2-r1= 0 2分
覆盖玻璃后,由于两种玻璃片的折射率不同,
导致到O点的光程差变化
d=( r2 + n2d – d)-(r1 + n1d-d)=5l 3分
(n2-n1)d=5l
2分
= ×10-6 m 1分
1、(3359)
波长为600 nm (1 nm=10-9 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a= mm
的单缝上,观察夫琅禾费衍射图样,透镜焦距f= m,屏在透镜的
焦平面处.求:
(1) 中央衍射明条纹的宽度D x0;
(2) 第二级暗纹离透镜焦点的距离x2 .
解:(1) 对于第一级暗纹,有a sin 1≈ l
因 1很小,故 tg  1≈sin 1 = l / a
故中央明纹宽度  Dx0 = 2f tg  1=2fl / a = cm 3分
(2) 对于第二级暗纹,有 a sin 2≈2l
x2 = f tg  2≈f sin  2 =2f l / a = cm 2分
明纹
暗纹
中央明纹
4 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第2、3级明条纹分别出现在sin2=3=,第4级缺级。试求:(1)光栅常数;
(2)光栅上狭缝宽度;
(3)屏上实际呈现的全部级数。
解:
(1)由dsin=k得,
(2)根据缺级条件
令k’=1, k=4则
(3)因为dsin=k,而  最大取90°,所以 kmax=10
第10级在无穷远处,4, 8级缺级。
=6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测得第二级主极大的衍射角为30°,且第三级是缺级.
(1) 光栅常数(a + b)等于多少?
(2) 透光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等于多少?
(3) 在选定了上述(a + b)和a之后,求在衍射角-
<<
范围内可能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
解:(1)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
(2) 若第三级不缺级,则由光栅公式得
由于第三级缺级,则对应于最小可能的a,方向应是单缝衍射第一级暗纹:两式比较,得
a = (a + b)/3=×10-4 cm 3分
(3)
,(主极大)
,又因为kmax=(a+b) / l=4, 所以实际呈现k=0,±1,±2级明纹.(k=±4
在p / 2处看不到.) 2分
=×10-4 cm 3分
(单缝衍射极小) (k'=1,2,3,......)
因此 k=3,6,9,........缺级. 2分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温度的统计意义
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气体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和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学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
重 点:
(1)掌握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热量、功、内能等基本概念,并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各类等值过程、绝热过程的功、热量和内能的变化;计算循环过程的效率与致冷系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叙述。
(2)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分子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
基本要求
一、 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平衡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内能的改变量 。
应用举例:
二、 循环过程、有关效率 、致冷系数等的计算
1、循环特征:
(1)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内能不变,因此净功=净热
(2)在任何一个循环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净功在数值上等于p-V图上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p
V
a
b
c
d
正循环
p
V
a
b
c
d
逆循环
2、热循环(正循环)系统从高温热源吸取热量对外做功,并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热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