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唐山市井灌区建设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唐山市井灌区建设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唐山市井灌区建设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标题:唐山市井灌区建设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引言:
井灌是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之一,在唐山市等农业地区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井灌区建设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唐山市井灌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井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约因素分析
1. 水资源短缺
唐山市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稀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井灌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情况。
2. 地下水质量污染
井灌区周边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等污染物会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长期以来,井灌水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唐山市的农业发展。
3. 灌溉效率低下
传统井灌方式下,灌水管道老化、灌水器具落后等问题导致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农民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接受度不高,缺乏灌溉管理意识。
4. 农业结构单一
唐山市井灌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农业结构单一,品种选择和产量管理不够科学化,抗病虫害能力弱。这些问题使得农业产值难以提高,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发展对策提出
1. 水资源合理利用
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制定科学的供水计划,推动地下水利用率的提高,优化井灌区水资源配置,确保农业用水需求。同时,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地下水保护与恢复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建立水污染防控体系。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减少环境污染。开展地下水水质治理和修复,提高地下水质量。
3. 推广井灌技术创新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灌溉管理意识。推广现代化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支持农民使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检测仪器。
4. 调整农业结构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作物品种,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5. 支持政策优化
加大对井灌区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井灌区建设。加强农业保险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
结论:
唐山市井灌区建设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质量污染、灌溉效率低下和农业结构单一等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推广井灌技术创新、调整农业结构、优化支持政策。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推动井灌区建设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并为唐山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凯, 雷晶, 张强. 唐山市农村井灌农田地下水位变差历程与成因[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33(4): 50-55.
2. 张宗德, 常芳. 唐山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化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2): 110-113.
3. 刘煜辉, 苏勇, 程红晖. 唐山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03):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