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4)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4)
一、培养工作概述
(1)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自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严格的选拔,我们共培养出骨干教师150名,占全校教师的20%,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5%,中级职称教师占比35%,初级职称教师占比20%。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据统计,受培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上平均提升20%,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为了确保培养工作的质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团队协作等方面对骨干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在近一年的培养周期内,共开展教学观摩、课堂研讨等活动100余场,参与教师达300人次。同时,我们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骨干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考核评价,我们发现受培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3)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师带徒”活动,将优秀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据统计,在结对的30对师徒中,徒弟的教育教学水平平均提升25%,其中8名徒弟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此外,我们还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共完成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 2 -
二、培养方案与实施
(1)针对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该方案以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核心,将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拓展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基础能力提升阶段,我们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通过开设专业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例如,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趋势,我们专门开设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在专业能力拓展阶段,我们通过项目制学习、教学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例如,针对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环节,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理念,提高课程实施效果。此外,我们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在此阶段,教师们共完成了10个特色课程的开发,并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实施。
- 4 -
(3)教育教学实践阶段是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在此阶段,我们为骨干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包括参与学校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等。例如,某骨干教师带领团队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通过一年的实践,该策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骨干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成长轨迹,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成果与反思
(1)经过一年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参与培养的教师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一等奖获奖人数达到总数的30%。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共发表论文5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篇。此外,教师们还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功开发出5门学校特色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2)在反思阶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注重教师个性化培养,根据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二是强化实践环节,通过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活动,使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 4 -
(3)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意识到培养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缺乏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另外,培养资源的分配不够均衡,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