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后篇巩固提升
,可用来研究 ( )
D.“三角贸易 ”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 “使东西两个半球之间建立了联系 ”“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 ”可知,这是
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评述 ,故 B 项正确。
,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 “丝银贸易 ”,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
大约 10 万至 13 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 ,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丝银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意味着新航路开辟推动
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B 项正确 ;白银流入中国,减少了欧洲贵金属的流入量 ,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价格
革命的发生,排除 A 项;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的发展是有利的 ,其衰落原因是其未将获得的资本投入生
产领域 ,排除 C 项;题干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大量外销 ,说明当时是中国在经济中
居于主导 ,排除 D 项。
—1832 年间出现的北太平洋的动物皮毛市场是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市场 ,该贸易以中国市
场为中心 ,以欧美商业资本为核心驱动力 ,并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大约到
了 19 世纪 20 年代初期 ,这种动物皮毛贸易逐渐衰退。据此可知该贸易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2页
答案 C
解析 根据 “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可知该贸易衰退的原因可能是对动物皮
毛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 ,故 C 项符合题意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排除 A 项;该市
场的核心驱动力是欧美的商业资本 ,衰退原因并不是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大 ,排除 B 项;仅根据皮毛市
场无法说明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 ,排除 D 项。
—18 世纪 ,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 ;19 世纪,欧洲在
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由 “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 ”到“金属、植
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体现了进口的产品由奢侈品向工业原料转变 ,这明显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欧
洲机器生产导致工业原料需求大增 ,故选 B 项。
,可以推知 ( )
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答案 C
解析 图表反映了 1937 —1987 年初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呈上升趋势 ,体现了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故 A 项错误 ,C 项正确 ;从图表中看不出国
际组织的影响 ,故 B 项错误 ;由初级品和制成品在衡 ,
故 D 项错误。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
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 ,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状况反映出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2页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3页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全球经济秩序在竞
争中逐步建立 ,故选 B 项。
,分析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世界贸易指数 (以 1913年为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
年份
100) 郎)
1870
24
年
1880
36
年
1890
49
年
1900
68
年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在 1870 —1900 年期间不断增长 ,这一时期正处于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 ,从而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故 D 项正确。
A、B 两项都是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自由主义思
潮兴起 ,C 项时间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北魏时期孝文帝
“更姓易服 ”,唐女装 “袒露”与宋女装 “清雅”,民国时期 “中山装 ”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
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 )
、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 ,从战国时期到宋朝 ,服饰的变化受到政治因素、观念以及相关文化的影响 ,民国时期
“中山装 ”的出现是受到平等观念的影响 ,因此服饰的变化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故 B 项正
确。
1879 年《申报》刊登的 “华文时辰钟 ”广告。 “华文时辰钟 ”的出现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3页 :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第4页
D.“中体西用 ”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 ,“华文时辰钟 ”采用罗马数字与地支文字共同表示时间 ,体现了中西文明的碰
撞与交流 ,故选 B 项。
,《泰晤士报》曾评论某公司 :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
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 ,该公司 ( )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中“早期的殖民扩张 ”和“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 ”可知,该公司肩负着殖民的任务。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公司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它既从事海外贸易 ,又拥有军队等军事组织,帮助殖民国
家进行殖民统治 ,故 D 项正确。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使 “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
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 ,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这主要
说明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