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3
文档名称: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格式:docx   大小:160KB   页数:1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上传人:南 2025/2/23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及答案(夺冠系列) 】是由【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及答案(夺冠系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介绍
第一部分 单选题(300题)
1、电脑的屏幕是由小的荧光点组成的,这些荧光点是闪烁的,要想看清楚就需要我们眼睛不断地调节。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眼睛要去适应它就容易产生疲劳。在打字的时候,眼睛要不断在文稿、屏幕、键盘之间变换,眼睛的焦点和距离不断地调节,也会使眼睛感到疲劳。电脑伤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调查,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脑屏幕是闪烁的,人眼要适应它很容易产生疲劳
B、眼睛焦点和距离的频繁调节,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
C、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不到,但电脑伤眼却是不争的事实
D、在电脑前工作的人90%存在用眼过度导致疲劳的问题
【答案】:答案:D
解析:由“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可知,选项欠缺限定语“3小时以上”,说法不准确。故选D。
2、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中的引文,意在说明( )。
A、任何事情既有利也有弊
B、众人趋利而避病
C、圣人驱病而避利
D、利与病辩证统一
【答案】: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随后,引用“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来说明利弊的辩证关系。可知,文中引文,意在说明利弊的辩证关系。故选D。
3、相对于小汽车和公共汽车这两种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即只有当乘客流量相当大时才会实现盈亏平衡,所以适宜在已经成熟的社区建设,但这样一来,就不能起到为土地开发导向的作用。如果想用轨道交通导向,就要忍受较长时间的亏损,并且冒较大投资风险,且难以融资。
这段文字不支持的观点是( )。
A、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投资风险比轨道交通小
B、轨道交通需要规模经营
C、轨道交通想要收回投资成本,就要在客流量很大的地方建设
D、轨道交通只要忍受较长时间的亏损,就一定能扭亏为盈
【答案】: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如果想用轨道交通导向……并且冒较大投资风险”,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对应“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对应“只有当乘客流量相当大时才会实现盈亏平衡”,符合原文,排除C项。D项“扭亏为盈”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故选D。
4、有句话叫“眼见为实”。当今世界形形色色,如果真要“看见”才“相信”,那真是何等的自我设限。如果所读的都是真材实料,那么,就可以“相信阅读”。这就是为什么阅读“经典”风险低,它已经过时间的考验。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出版社以及媒体的名誉那么重要,以及国际上著名的奖项变得具有指针性的功能。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很在乎“机会成本”,为了省事省时,我自己阅读时是相信“品牌”的。另一方面,我们又都难以避免地读到似是而非的信息,有学者称之为“阅读的灾难”。在这一时刻,如果你有定见,就可减少这种迷惑。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阅读?( )
A、选择经典但不盲从
B、尽量选择获奖作品
C、通过广泛阅读进行筛选
D、根据个人爱好选择畅销书
【答案】: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怎样阅读”的关键信息。根据“我自己阅读时是相信’品牌’的”可知,阅读要相信经典。根据“如果你有定见,就可减少这种迷惑”可知,阅读时还要有自己的主见。两方面综合起来就是相信经典且有自己的主见。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总结。故选A。
5、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那么,政府应不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在政府介入养老保险的理由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对立和争议,由于社会养老保险能起到“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而且在创立之初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政府行为特征,所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服务)属性归为中央(或地方)提供的公共产品。实际上,严格从公共产品所具的三个特征(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来考察,养老保险并非公共产品,而是具有私有产品的性质。
下面最符合这段文字意思的一项是( )。
A、政府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
B、养老保险似乎应由市场提供
C、政府不应该介入社会养老保险
D、养老保险似乎不应由市场提供
【答案】: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和C项对应“在政府介入养老保险的理由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对立和争议”,文段没有明确回答政府应不应该介入养老保险,二者均属于无中生有。B项和D项对应“养老保险……是具有私有产品的性质”,私有产品可以由市场提供,D项与文意相悖。故选B。
6、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就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
“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意思是说( )。
A、文坛不再干净
B、不再用批评来抗争
C、文坛不必有批评
D、文艺和批评一同倒退
【答案】:答案:D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的上文语境。文段首先提到“文艺必须有批评”,其结果是“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因此“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对应“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前进”的反面即为“倒退”。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故选D。
7、我国家庭的小型化特点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所以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为养老提供支持。为此,政府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从事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线、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段文字中“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的是( )。
A、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系统
B、政府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养老系统
C、个人自办的居家养老场所
D、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养老院
【答案】:答案:A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出现在文段末尾。分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上文语境。文段先讲我国家庭养老功能不足,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为养老提供支持,接着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政府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利用网络资源……”,最后以“也就是说”对前文进行总结,即建立“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因此,“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的就是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网络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建立的居家养老系统。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故选A。
8、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写出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对他本人的影响。从寥寥数笔的_____中,我们不难体味到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大胆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描绘捉弄
B、刻画嘲讽
C、勾勒嘲弄
D、勾画玩弄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据文意,诗人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因而通过诗歌去批判“现代文明”。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诗人对诗歌最后一节的创作方式,A项“描绘”泛指描写、描述、描画;C项“勾勒”与D项“勾画”为同义词,本义为用线条描画出轮廓,也可引申为用简练的文笔叙述大概情况,三项均符合文意,可选。B项“刻画”指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前文“寥寥数笔”对应不当,排除;第二空,所填词语与“现代文明”搭配,用以体现诗人通过创作诗歌去批判现代文明的目的。C项“嘲弄”意为嘲笑、戏弄,可体现出诗人对现代文明的讽刺、不屑,符合诗人“批判”的态度,当选。A项“捉弄”指对别人开玩笑,使人为难,常与“人”搭配,无法搭配“现代文明”,排除;D项“玩弄”指用不严肃、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人或事物,含贬义,文段并非表达诗人对“现代文明”不严肃、不尊重、而是批判“现代文明”,排除D项。故选C。
9、①新诗口语化大众化方向是正确的,但旧体诗的优点不能被全部抛弃。
②诗之形式美在于顺应自然取法适中,音乐性则古今中外好诗皆同。
③主张新诗形式上绝对自由者,在摒弃旧体诗格律化之同时矫枉过正了,将诗的形式美和音乐性一股脑儿抛弃了。
④20世纪初,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新诗随之而兴起,挣脱了旧体诗束缚思想之清规戒律,涌现出《雨巷》《再别康桥》等名篇。
⑤诗是最美的文体,形式美和音乐性不可或缺。不过,旧体诗死板的格律化固然不对,新诗在形式上绝对自由也未必妥当。
⑥看来,新诗要能流传千古,还得在形式美和音乐性方面下功夫,把矫枉过正的过正部分回归原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⑤②①⑥③
B、④①⑤②③⑥
C、④③②①⑥⑤
D、④⑥⑤②③①
【答案】:答案:B
解析:根据选项判断首句,发现均为④,因此④为首句,介绍新诗产生的背景,引入话题新诗。再判断尾句。⑥句的“看来”为结论性标志词,从内容上来看,“下功夫”、“把……回归原位”等语句实为对策性表述,综合来看,⑥句适合作为尾句。基本锁定B项。代入验证。④句引入新诗、旧体诗的话题,①句以转折强调旧体诗的优点不能全部抛弃,随后⑤句中提出旧体诗的优点,即“形式美和音乐性”,②句从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最后③句提出主张新诗形式上的绝对自由者的矫枉过正,最后⑥句提出应该把“矫枉过正的过正部分回归原位”。B项符合行文逻辑。故选B。
10、汪曾祺曾说言语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
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
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
【答案】:答案:C
解析:本段是分总结构,前面主要是描述语言和内在思想、传统文化的关系,做铺垫,最后由“从这个意义来讲”作总结,语文教育须重视诗歌。故选C。
11、翻译时,“直译”偏重于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于译文语气的顺畅。哪种译法更妥当,人们各执己见。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 )。
A、应随原文意思灵活选择翻译方法
B、忠实于原文思想是翻译的最高艺术
C、人为划分直译、意译本无必要
D、翻译时应尽量减少译者个人风格的影响
【答案】: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的关键信息。“依我看”引出作者观点“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然后对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最后通过“因此”引出结论,“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综合来看,文段强调的是直译和意译应是统一的,没必要去划分。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作者观点的同义替换。故选C。
12、哲学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其实只是一种"哲学原型"。所谓"哲学原型",是指哲学作为研究"事实"与"价值"的学问,它乃是所有已有的和新开创的哲学学说的"原始模型"。换言之,"哲学原型"是指"哲学"概念为普遍性的定义,每种哲学学说则为具体性的表现。尽管中西哲学存在诸多差异,但都遵循着共同的基本脉络。元论是西方哲学家,还是中国哲学家,他们的主耍工作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通过绝对的"形而上者"解释相对的"形而下者"飞。其二,通过相对的"形而下者"建构绝对的"形而上者"。前者属于"本体论",后者则属于"认识论"。
关于"哲学原型",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它的( )。
A、具体分类
B、概念定义
C、理论核心
D、历史演变
【答案】: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哲学原型”是哲学作为研究“事实”与“价值”的学问,接着以“换言之”对“哲学原型”的定义再次进行了具体说明。文段主要介绍了“哲学原型”的定义,对应B。ACD三项文段均未涉及,故选B。
13、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中的引文,意在说明( )。
A、任何事情既有利也有弊
B、众人趋利而避病
C、圣人驱病而避利
D、利与病辩证统一
【答案】: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随后,引用“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来说明利弊的辩证关系。可知,文中引文,意在说明利弊的辩证关系。故选D。
14、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移,不停流变。无论脚步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故乡
B、脚步
C、食物
D、味道
【答案】:答案:D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它”出现在第二句。分析“它”的上下文语境。前文先讲食物随人们的脚步而迁移、流变,再讲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根据“就近原则”。“它”指“故乡的味道”。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味道”符合上述语境。故选D。

最近更新

2025年白酒年终工作总结多篇 26页

基于GaN HEMT小型化高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 3页

2025年病房管理工作总结 4页

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11页

2025年电缆维修施工合同试卷教案 2页

基于DSKSVD字典学习的语音信号欠定盲源分离算.. 3页

2025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可行性分.. 3页

基于DEFORM的心脏起搏器外壳塑性成形研究 3页

2025年电气工程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 29页

基于CiteSpace Ⅲ的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与.. 3页

组织设计及岗位职责 61页

基于BRDF的目标偏振特性分析 3页

2025年电子商务概论案例分析题 11页

基于BIM的瓯江北口大桥建设养护一体化技术研究.. 3页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监测与养护研究 3页

基于BIM5D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4页

2025年电厂新员工锅炉岗位学习体会 5页

基于ASP.NET的RFID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3页

2025年电力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10页

基于APSO算法的水工弧形闸门主框架优化设计 3页

2025年电力系统助工职称评定工作总结 9页

2025年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66页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8页

2022~2023育婴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00 10页

风力发电桩基施工合同范本 5页

管道施工监理细则 8页

早教师专业测试(试题答案) 4页

九年级中考六种重要时态教学ppt课件 22页

九年级中考六种重要时态教学课件(同名634) 22页

煤矿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