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干性坏疽的护理查房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干性坏疽的护理查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干性坏疽的护理查房
1
整理课件
病例分析
1
疾病相关
2
手术及麻醉
3
护理
4
Contents
2
整理课件
病例分析
患者因“右下肢疼痛6月余,加重伴右下肢溃烂半月余〞入院。
入院体检中:生命体征T:℃,P:100次/分,R:20次/分,Bp:153/85mmHg,无慢性病,体格检查无异常,既往史中曾在我院做过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切开超声消融取栓术。
专科检查:右下肢胫前,足部皮温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肢端毛细血管反响明显延迟,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均未能扪及搏动,右小腿胫前皮肤发黑,伴有结痂,右足溃烂,发黑,伴脓性分泌物,伴恶臭。
诊断为:右下肢干性坏疽
鉴别诊断: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3
整理课件
疾病相关
定义:干性坏疽指组织凝固性坏死后水分蒸发蛋白凝固,组织变干硬、黑褐色。多见于四肢远端。肢体出现坏死且干瘪,皮肤发黑、结痂,组织肌肉萎缩,坏死与健康组织分界明确,一般来说不引起全身中毒病症〔?〕。血管疾病引起的干性坏疽,发于四肢,主要病因是动脉主干阻塞所致。
常见原因: (])急性动脉栓塞。 (2)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ASO)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
整理课件
干性坏疽的鉴别诊断
①湿性坏疽:好发于肠管、胆囊、子宫、肺等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坏死组织湿润、肿胀,边界不清,可引起全身中毒病症,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②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大量气泡,按之有“捻发〞音。气性坏疽病变开展迅速,中毒病症明显
5
整理课件
手术及麻醉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方式:右大腿截肢术+右下肢动脉探查+Forgaty导管取栓术
手术方式相关:截肢术适应症:①坏疽已蔓延至足底或足背,出现肌腱,骨骼和关节坏死,说明血管病变已涉及至足弓血管②伴有严重感染且难以控制时,能引起疾病蔓延,用保守法不能控制时,或由于毒素吸收,细菌扩散,出现全身病症,甚至危及生命者。
截肢方式: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截肢部位以小腿中部和大腿中端最常用。
6
整理课件
手术步骤:设计右大腿股骨截肢平面,在截骨平面的大腿两侧中点开始设计长度相等的弧形向远侧的前,后皮瓣,使皮瓣长度之和大于截肢处大腿的后径,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依次断开各层肌肉,游离并切除髌骨及膝关节,滑膜层,截断股骨,双重结扎和切断股动脉,股神经以1%利多卡因外膜下注射切断,电刀烧灼断端出血点,使神经近端自然回缩至截骨平面之上,依次断开大腿后侧肌层,骨挫挫平截骨端边缘。
7
整理课件
术后护理诊断/问题和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麻醉后和手术后需注意和配合的知识
护理措施:
①指导去枕平卧6h,禁饮禁食直至6h后无恶心呕吐,意识变化等症后可进食,从流质向普食过渡。②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③询问病人有无排尿④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渗湿,是否包扎固定良好⑤残肢护理,术后前2天患肢抬高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残端水肿;2天后患肢伸直位放置,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残端妥善包扎,所有骨凸处均用软棉垫衬护,弹力绷带裹扎不可过紧,预防残端压伤及感染。残端完全愈合后经常给予均匀的压迫、按摩、拍打和蹬踩,并逐渐增加残肢的负重,强化残肢面的韧性和肌肉力量,为安装假体做好准备。
8
整理课件
术后护理诊断/问题和措施
疼痛 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作用消失有关
护理措施:向病人解释原因,增强信心,需要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抬高患肢,指导患者利用看报纸、听音乐与亲人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较舒适地度过术后疼痛期。
9
整理课件
术后护理诊断/问题和措施
自我身体意象紊乱 与手术方式所致结果有关
护理措施: 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生活习惯、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其生活上的照顾,向患者讲解行截肢术的必要性,介绍假肢的安装及康复训练,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患者的苦恼,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10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