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海南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必刷】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海南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必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海南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300题)
1、119,83,36,47,( )
A、-37
B、-11
C、11
D、37
【答案】:答案:B
解析:119=83+36,83=36+47,即所填数字为36-47=-11。故选B。
2、-3,-2,5,24,61,( )
A、122
B、156
C、240
D、348
【答案】:答案:A
解析:相邻两项逐差:因此,未知项=61+61=122。故选A。
3、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 )
A、32分钟
B、38分钟
C、40分钟
D、152分钟
【答案】:答案:B
解析: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锯4次,所以每锯一次需要8÷4=2(分钟)。则锯20段需要锯19次,所需的时间为19×2=38(分钟)。故选B。
4、4,8,28,216,( )
A、6020
B、2160
C、4200
D、4124
【答案】:答案:A
解析:4×(8-1)=28,8×(28-1)=216,即所填数字为28×(216-1)=6020。故选A。
5、4,12,8,10,( )
A、6
B、8
C、9
D、24
【答案】:答案:C
解析:思路一:4-12=-812-8=48-10=-210-9=1,其中,-8、4、-2、1等比。思路二:(4+12)/2=8(12+8)/2=10(10+8)/2=/=9。故选C。
6、-2,1,31,70,112,( )
A、154
B、155
C、256
D、280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将相邻两项做差得3、30、39、42,再次做差得27、9、3,是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即所填数字为(3÷3)+42+112=155。故选B。
7、一人骑车上班需要50分钟,途中骑了一段时间后自行车坏了,只好推车去上班,结果晚到10分钟,如果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一倍,则步行了多少分钟?( )
A、20
B、34
C、40
D、50
【答案】:答案:A
解析:设骑车速度为2,步行速度为1,设步行时间为t分钟,由题意可知,50×2=2(50+10-t)+1t,得t=20,即步行了20分钟。故选A。
8、2,7,13,20,25,31,( )
A、35
B、36
C、37
D、38
【答案】:答案:D
解析:依次将相邻两个数中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得5,6,7,5,6,为(5,6,7)三个数字组成的循环数列,即所填数字为31+7=38。故选D。
9、某收藏家有三个古董钟,时针都掉了,只剩下分针,而且都走得较快,每小时分别快2分钟、6分钟及12分钟。如果在中午将这三个钟的分针都调整指向钟面的12点位置,多少小时后这3个钟的分针会指在相同的分钟位置?
A. 24
B. 26
C. 28
D. 30
【答案】: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假设每小时快2分钟、快6分钟、快12分钟的古董钟分别为A钟、B钟、C钟,则B钟与A钟速度差为分钟/小时,已知整个钟盘有60分钟,即经过小时,B钟的分针比A钟的分针恰好多走一圈,且此时两钟分针重合,同理,C钟与A钟速度差为分钟/小时,即经过小时,C钟的分针比A钟的分针恰好多走一圈,此时两钟分针重合,取6和15的最小公倍数30,即经过30小时,B钟的分针比A钟的分针恰好多走2圈,C钟的分针比A钟的分针恰好多走5圈,且此时三个分针处于同一个位置。故正确答案为D。
10、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 )
A、32分钟
B、38分钟
C、40分钟
D、152分钟
【答案】:答案:B
解析: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锯4次,所以每锯一次需要8÷4=2(分钟)。则锯20段需要锯19次,所需的时间为19×2=38(分钟)。故选B。
11、钟表有一个时针和一个分针,分针每一小时转360度,时针每12小时转360度,则24小时内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共多少次:
A. 28
B. 36
C. 44
D. 48
【答案】: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1小时内会出现2次垂直情况,但是3点、9点、15点、21点这4个特殊时间,只有1次垂直,所以有。故正确答案为C。
12、8,4,8,10,14,( )
A、22
B、20
C、19
D、24
【答案】:答案:C
解析:题干数列为递推数列,规律为:8÷2+4=8,4÷2+8=10,8÷2+10=14,即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因此未知项为10÷2+14=19。故选C。
13、[(9,6)42(7,7)][(7,3)40(6,4)][(8,2)( )(3,2)]
A、30
B、32
C、34
D、36
【答案】:答案:A
解析:(9-6)×(7+7)=42,(7-3)×(6+4)=40,(8-2)×(3+2)=(30)。故选A。
14、1,2,3,6,12,( )
A、16
B、20
C、24
D、36
【答案】:答案:C
解析:分3组=>(1,2),(3,6),(12,24)=>每组后项除以前项=>2、2、2。故选C。
15、水面上有三艘同向行驶的轮船,其中甲船的时速为63公里,乙、丙两船的时速均为60公里,但由于故障,丙船每连续行驶30分钟后必须停船2分钟。早上10点,三船到达同一位置,问1小时后,甲、丙两船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
A、5
B、7
C、9
D、11
【答案】:答案:B
解析:1小时内,甲船行驶了63公里,丙船最多停车4分钟,即行驶56分钟,行驶路程为56公里。故最多相距7公里。故选B。
16、25与一个三位数相乘个位是0,与这个三位数相加有且只有一次进位,像这样的三位数总共有多少个? ( )
A、48
B、126
C、174
D、180
【答案】:答案:C
解析:因为25与一个三位数相乘个位是0,所以这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又因为与这个三位数相加有且只有一次进位,所以当个位是0、2、4时,十位必须是8或9,百位是1-8八个数都可以,这种情况有48(8乘2乘3等于48)个数满足条件;当个位是6或8时,十位可以是0、1、2、3、4、5、6七个数,百位是1-9九个数,这种情况有126(9乘7乘2等于126)个数满足条件;终上所述一共有174(48+126=174)个,即:像这样的三位数总共有174个。故选C。
17、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
A、
B、21
C、
D、24
【答案】:答案:B
解析:总费用一定,要使两个月的用水总量最多,需尽量使用低价水。先将两个月4元/吨的额度用完,花费4×5×2=40(元);再将6元/吨的额度用完,花费6×5×2=60(元)。由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可知,还剩108-40-60=8(元),可购买1吨单价为8元/吨的水。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5×2+5×2+1=21(吨)。故选B。
18、4,5,9,18,34,( )
A、59
B、37
C、46
D、48
【答案】:答案:A
解析:该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项得到一个平方数列,故空缺处应为34+25=59。故选A。
19、2,4,12,32,88,( )
A、140
B、180
C、220
D、240
【答案】:答案:D
解析:12=2×(2+4),32=2×(4+12),88=2×(32+12),第三项=2×(第一项+第二项),即所填数字为2×(88+32)=240。故选D。
20、某木场有甲,乙,丙三位木匠师傅生产桌椅,甲每天能生产12张书桌或13把椅子;乙每天能生产9张书桌或12把椅子,丙每天能生产9张书桌或15把椅子,现在书桌和椅子要配套生产(每套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则7天内这三位师傅最多可以生产桌椅( )套。
A、116
B、129
C、132
D、142
【答案】:答案:B
解析:将甲、乙、丙三位木匠师傅生产桌椅的效率列表如下,分析可知,甲生产书桌的相对效率最高,丙生产椅子的相对效率最高,则安排甲7天全部生产书桌,丙7天全部生产椅子,乙协助甲丙完成。甲7天可生产桌子12×7=84(张),丙7天可生产椅子15×7=105(把)。设乙生产书桌x天,则生产椅子(7-x)天,当生产的书桌数与椅子数相同时,获得套数最多,可列方程84+9x=105+12×(7-x),解得x=5,则乙可生产书桌9×5=45(张)。故7天内这三位师傅最多可以生产桌椅84+45=129(套)。故选B。
21、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航行30千米,然后按原路返回,若想往返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则返回时每小时航行( )千米。
A、80
B、75
C、60
D、96
【答案】:答案:C
解析: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则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为1/30,如果往返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则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为2/40,那么从乙地返回甲地所用时间为2/40-1/30=1/60,所以返回时的速度为每小时1/(1/60)=60千米。故选C。
22、2,3,13,175,( )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答案】:答案:B
解析:第一项乘以2,然后加第二项的平方等于第三项。2×2+3×3=13。第二项乘以2,然后加第三项的平方等于第四项。3×2+13×13=175。第三项乘以2,然后加第四项的平方等于第五项。13×2+175×175=30651。故选B。
23、为了国防需要,A基地要运载1480吨的战备物资到1100千米外的B基地。现在A基地只有一架“运9”大型运输机和一列“货运列车”,“运9”速度550千米每小时,载重能力为20吨,“货运列车”速度100千米每小时,运输能力为600吨,那么这批战备物资到达B基地的最短时间为:
A. 53小时
B. 54小时
C. 55小时
D. 56小时
【答案】: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运输机运输一次往返需要2×(1100÷550)=4小时,单位时间运输5吨;列车运输一次往返需要2×(1100÷100)=22小时,单位时间运输20+吨。要求运输时间最短,那么必然要让单位时间运输量大的列车尽可能多地运输。货运列车运输能力为600吨,运输总量为1480吨,因此可推知货运列车共运输两次,即吨。还剩1480-1200=280吨,需要运输机运输280÷20=14次。且第14次不用计算返回所用的时间,则最短时间为小时。故正确答案为B。
24、-1,3,-3,-3,-9,( )
A、-9
B、-4
C、-14
D、-45
【答案】:答案:D
解析:题干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后项除以前项得到新数列:-3、-1、1、3,新数列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则新数列的下一项应为5,所求项为:-9×5=-45。故选D。
25、21,27,40,61,94,148,( )
A、239
B、242
C、246
D、252
【答案】:答案:A
解析:依次将相邻两项作差得6,13,21,33,54;二次作差得7,8,12,21;再次作差得12,22,32,是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即所填数字为42+21+54+148=239。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