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战略规划战略规划
二月 18
机密
目的:本次战略规划项目将应用正略钧策“战略体系框架模型”进行研究,其中第二阶段战略规划是以内外部环境分析为依据,明确公司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行业务选择,明确各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集团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愿景使命
总体发展战略
集团战略目标
业务发展战略
内部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
业务层面
企
业
层
面
做什么?不做什么?
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如何对付竞争对手
如何提高竞争能力
业务战略
企业战略
集团战略目标
战略实施、管控优化、组织优化、职能体系
如何保障战略的落实
保障体系
保障层面
正略钧策战略金字塔模型
成为什么?
发展指标
框架:在制定集团和业务战略规划时,遵循着“定位—目标—发展思路—举措”的逻辑思路,从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式地制定战略规划
经济型酒店
旅游地产
景区
高星级酒店
集团层面
业务层面
旅行社
愿景
使命
职能层面
定位
业务/产品组合
实施计划
发展目标/阶段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思路
各个阶段发展策略和举措
贯穿于
各个业务
组织
人员
信息化
资金
集团整体保障
目录
川旅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集团总体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集团总体战略规划
集团总体战略举措及实施计划
川旅集团业务发展战略
川旅集团战略落地实施建议
川旅集团未来的战略定位综合考虑了五方面因素(社会、省府、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和两个层面(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
希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丰富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旅游档次
希望川旅集团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的“大航母”、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的联动效应,提高四川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
西部最佳运营商,西部最佳投资商
全国经济发展和“十二五”规划都要求经济转型,加强内需发展
国家旅游政策和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及城镇规划都为川旅集团发展提供了机会
川旅集团成立之初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品牌资源等,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省直属国企,省政府对其起点高、期望高、要求高的三高有利于川旅争取资源,进而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政治影响上,集团作为四川旅游发展承载体,以整合四川旅游资源为目的,重点发展精品项目,树立四川旅游强省形象;在经济效益上,集团应以高星级酒店和旅行社为核心业务,通过发展旅游地产业务,带动集团整体业务发展。通过产业运营和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努力发展成为旅游行业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
社会期望
省政府期望
企业自身发展要求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
内部资源和能力
战略定位
川旅集团愿景……
成为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服务提供商
西部最佳运营商
西部最佳投资商
四川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者
一体
左翼
右翼
待讨论
川旅集团使命……
为出资人创造持久的最大回报
旅游行业的领军者
带动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
传播中华锦绣,营造魅力体验
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待讨论
业务组合:业务选择和评估主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业务是否有吸引力?
市场有显著潜力
市场规模
增长潜力
获取回报的能力较高
行业结构
进入壁垒
盈利能力
业务吸引力
有形资产质量优良
市场份额
收入/利润增长
现金流
投资资本回报
可以相对较容易地获得控股和管理权
目前持有相当的股权或管理权
获取经营控制力的可能性/成本
外部条件的影响
无形资产价值较高
人员素质
专有技能
品牌形象
关系建立
业务竞争力
筛选
评估
业务
业务与战略定位的匹配性和协同性
从业务吸引力和业务竞争力/资源匹配性两方面的因素的业务选择矩阵来定位和分析各项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
正式进入市场
寻找发展机会
努力克服短板
如无明显增长就放弃
选择性成长
选择优势项目
重点投资
保住优势
全力维持优势项目
必要时依靠投资维持收益结构
有限补充或先撤退
在没有巨大风险相伴的情况下寻求发展的方法
如果不行,则趁涉足未深之时撤退
选择性补充
保护现有计划
重点向收益好、风险小的市场投资,而不是整体市场
保持优势
不进行大规模投资,努力提高生产率
更重视收益率
保持足够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相抗衡
放弃
不进行投资,不投入固定费用,避免损失
无法避免时则撤退
全面收获
积极推动固定费用向可变费用转变
通过对可变费用的价值分析和工程分析,提高收益
有限收获
严格控制几个市场风险
重视收益
即使失去市场中的地位,也要保证收益率
业务吸引力
业务竞争力和资源匹配性
业务组合与选择:根据系统地评估,业务群在矩阵上的分布格局应以高星级酒店和旅行社作为稳定发展业务,旅游地产作为重点发展业务,景区和经济型酒店作为战略发展业务进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