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术鉴赏》论文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现代美术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赵振勇
指导教师:刘燕
目录
引言————————————————————————————————————3
中国近现代美术———————————————————————————3
西方现代美术————————————————————————————4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现代美术的比较—————————————————5
结语————————————————————————————————————6
参考文献——————————————————————————————————7
论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现代美术
引言
通过这篇文可以基本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现代美术的联系。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从逐步衰落到衰弊已极,再至民族复兴之艰苦卓绝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主旋律也是变革。近现代的中国美术既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应,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之一。
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20世纪的世界上重大事件基本都发生在西方。在“革命”的旗号下美术创作空前活跃,同时也丧失恒定的判断标准,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为主流,现实主义经过调整后继续发展。
正文
第一章中国近现代史美术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被彻底埋葬,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动。社会思想发生着剧烈的冲突与斗争,革命思潮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荡涤了一切陈旧、落后乃至腐朽、黑暗的思想势力。
而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变革亦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崩溃,社会、文化形态发生巨变相随相伴。标志着中国社会、文化形态有古及今的事件是鸦片战争,而导致中国美术变革的根本宗旨是救亡图强。因此近现代的中国美术即使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之一。
近现代的中国画家们以其激动人心的艺术创作,推动了中国画自身的发展,并使中国画仍然成为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的主体与最活跃的区域。
其中徐悲鸿与林风眠是民国时期“引西润中”的典型。他们重视艺术的认识教育作用,徐悲鸿强调师造化,重视基础训练,忠实于客观描写,而徐悲鸿的描写动物画,赋予了画家自己的理想。林风眠倡导“调和中西艺术”而“创造新的艺术”。
西画,是进入近现代后才出现的美术概念,与中国画的概念相对应,宽泛的包含了那些由西方传入的非中国原有的画种或受到西方艺术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美术门类,如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开始兴起。“西学”因洋务学堂或形形色色的西式学堂的建立而得到进一步传播,一些官员和学者出国旅行或执行外交任务,尤其是中国派出留学计划的制定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导致了更为深刻的接受西学,也扩大了西学的影响。
派遣学生走出国门,作为培养新式人才,追求近代化的重要举措在19世纪70年代得到了具体实施。而在这一时期的留学潮中,那些走出国门而学习西画的年轻人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真正全面掌握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西画家。在此之后,赴国外留学更成为了继西方传教士引入西画、中国南部沿海的外销画之外的“西画东渐”的最直接、影响最大的途径。
这些早期的美术留学生接受了正规而系统的西画训练,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他们的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