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普查与抽样调查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普查与抽样调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1
: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普查与抽样调查2
导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的容量的含义;
3、能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提炼来为生活服务。
导学重点
1、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的容量等相关概念;
2、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会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
导学难点
1、选用正确的方法收集信息;
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使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并作记录。
导学
步骤导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学用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
1、我们班有多少姓“周”的同学?
2、我们九年级有多少姓“周”的同学?你知道吗?那全校又有多少姓“周”的同学呢?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学生迅速进行统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分钟
学生展示
调查结果学生在展示时教师的提问:
1、你们调查的是什么?
2、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3、你们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看看哪组的同学说得又对又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根据调查结果回答。10分钟
整理调查结果请你将以上同学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以上内容进行分类。5分钟了解调查的相关概念教师指导学生迅速阅读教材P90——91内容;
重点是教材P90最后一段和P91第三段。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以上调查实例深入体会。5分钟
区别普查和 ,看看哪组的同学分析得又对又快。学生结合自己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5分钟
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92练习题;
2、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请以小组为单位自列题目向他们作相应的调查;(想想要想较快获得所需信息,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3、想想你还有哪些实际问题需要了解,你将进行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调查。10分钟
小结 导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1、关于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相关概念;
2、在生活中要选用正确有效的调查方法收集有用的信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学生自主归纳
小结2分钟
作业
1、另选生活中你所关心的一个内容作相关调查,注意选择正确有效的调查方法;
2、想想:你所调查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吗?能从这一部分反映出整体情况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生调查的内容相关概念练习题目(现场拟定)
普查与抽样调查3
反思一: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由于区域差异,不是所有地区的学生都能对人口普查有所了解,此时就可以换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讲解;也可以从身边的事例处入手,如可先调查学生所在班级带眼镜的人数,再统计本年级带眼镜的学生人数,进而到全校,全地区,全国,递进式的的展开问题的引入,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反思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优点是:
,可以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参与讨论学习交流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爱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可用的,。
,事先让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搜集相关数据。能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结合。
不足是:
: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家庭调查表4张,让4名组长担当班级普查员对全班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汇总公布。引出普查——为一特定目的(七九班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进而引出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全校学生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抽样普查;最后再引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都有现成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找到,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甄别应用,所以课堂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这些方面。
反思三: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普查与抽样调查》,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堂课学生的表现看到,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感受较好: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观察到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
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类型的题目,发散学生的思维。这节课感到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样他们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理解不透彻,不能更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普查与抽样调查4
1、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了解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理解总体、样本的容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与调查之间的关系,面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合理选择使用哪种调查方式。
2、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统计中相关概念,并在实际问题的思考中,认识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体、个体、样本、概念以及理解与调查之间的关系,对调查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叫做
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叫做样本的容量。
4、在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1)我国每五年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一次普查。
2)为了了解七(5)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视力检测。
1、抽样调查要注意什么?
2、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例1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了解鱼塘中鱼的平均质量。
3)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4)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例2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1)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
2)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一)细心选一选
1、下列调查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B、调查某一品牌5万袋包装鲜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C、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D、了解全班学生100米短跑的成绩
2、下列调查方式中,采用了“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B、调查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的收视率
C、调查七年级一班的男女同学的比例D、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3、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在这个调查中,总体是( )
A、某产品B、某人买的100件商品
C、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的`中奖率D、10件商品的中奖率
(二)认真填一填
4、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选取100发进行实弹射击实验。
1)在这个问题中:该问题中总体是
2)样本是;样本的容量是
3)个体是
1、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作抽样调查?
(1)我国的所有动物园里还有多少只老虎?
(2)北京市的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
(3)要了解一箱葡萄的味道如何?
2、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1)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2)为了了解这学期光明中学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在光明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
3、每天你是如何醒来的?某校有4000名学生,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下表是这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起床方式人数
别人叫醒172
闹钟88
自己醒来64
其它76
回答下列问题:
该问题中总体是
样本是;样本的容量是
个体是
估计全校学生中自己醒来的人数为人。
4、有一则广告称“有80%的人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你听了这则广告后有何想法?
普查与抽样调查5
,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调查
,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
、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 )
,( )
,为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质检部门对该品牌婴幼儿奶粉宜采用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6
教学目标
、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
、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
。
、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难点:
获取数据时,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学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
提问:上节课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设计了一个统计活动,请同学们回顾他经历了哪些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帮助同学们回顾简单的统计过程。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顾过程,全班交流后汇总。(学生可能不是很全面的总结出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从事一个统计活动要经历的过程:(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实施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