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docx

上传人:niuwk 2025/2/25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
标题: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研究
摘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惠州港大型油轮(VLCC)在靠泊过程中的横向速度控制规律,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通过分析横向速度对靠泊操作的影响,以及当前常用的控制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横向速度控制方案。通过对惠州港VLCC靠泊过程进行仿真和实际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智能控制
1. 引言
靠泊是海上运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船舶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大型油轮(VLCC)靠泊过程中的横向速度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确保靠泊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性,研究VLCC在惠州港安全靠泊的横向速度控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从事船舶靠泊横向速度控制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这些方法在船舶靠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针对VLCC在惠州港的横向速度控制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 VLCC靠泊过程中横向速度控制规律分析
在分析VLCC靠泊过程中横向速度控制规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VLCC船舶的特点和惠州港的环境条件。VLCC船舶通常具有较大的排水量和非常敏感的操纵性能。而惠州港是一个深水港口,港内潮汐和风浪情况复杂,这对VLCC靠泊操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分析VLCC靠泊过程中横向速度控制规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VLCC船舶的自身特性,如惯性、操纵性能等。
- 惠州港的环境因素,如潮汐、风速、水流等。
- 靠泊过程中的目标,如安全、高效、船舶与码头的对接等。
4. 基于智能控制的横向速度控制方案
为了解决VLCC在惠州港靠泊过程中横向速度控制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控制方案。通过利用智能控制算法,如遗传算法、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等,对船舶的横向速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安全、高效的靠泊目标。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获取惠州港的环境参数和VLCC船舶的状态信息。然后,利用智能控制算法根据环境参数和船舶状态信息,进行横向速度控制。最后,根据靠泊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控制算法进行修正和优化。
5. 验证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基于智能控制的横向速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仿真和实际数据分析。通过对惠州港内的VLCC靠泊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智能控制方案和传统控制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基于智能控制的横向速度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智能控制算法能够根据环境参数和船舶状态信息,自动调整横向速度控制策略,从而使得靠泊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6.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研究了惠州港VLCC安全靠泊横向速度控制规律,并提出了基于智能控制的横向速度控制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智能控制方案能够增强VLCC在惠州港靠泊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其他控制算法和场景下的横向速度控制规律,以提升安全靠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Jin, J. L., Huang, H. B., & Zhang, N. N. (2020). Research on berthing speed control of VLCC in Yingkou Port. Journal of Navigation and Port Research, 42(6), 123-131.
[2] Shi, X. L., & Li, X. G. (2018). Study on the Lateral Speed Control of VLCC based on Improved PID Algorithm.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12),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