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护理学导论自考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200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理学导论自考大纲.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3/1 文件大小:2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理学导论自考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护理学导论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3021
使用教材: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湖南***2009年12月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及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及内容。目的是让自学应考者能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重点是现代护理学的概念,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工作范围、护理服务方式。难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专业的特征。
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解释
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西方现代护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3个时期来理解:早期的发展、南丁格尔时期及近现代护理发展。
早期各国没有正规的护理专业,医疗与护理没有明显的分别。护理没有科学的内容,护理人员也不必接受正规教育,治疗与护理多由教会的神职人员和穷苦出身的妇女担任。19世纪后期,欧洲相继开设了一些护士训练班,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国牧师弗里德尔1836年在斯瓦茨建立的护士训练班。
南丁格尔时期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时期,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①为现代护理赋予了科学的内容,使护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②创办了正规的护士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③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④提出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
从19世纪以后,现代护理学开始从职业向专业发展,具体体现为:①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②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③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完善。④临床护理分科。
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中国护理发展分为3个时期来认识:古代、近代及现代护理。古代护理是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护、药不分,从整体角度看待人及疾病,强调护理及休养的重要性。中国近代护理发展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当时的医院环境,护理人员的服装,护理的操作规程及护士学校的教科书等都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中国协和医学院1920年建立的协和高等护士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具有本科水平的护士学校。
1950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专业教育列为中级专业教育之一,1952年后取消了高等护理教育。1983年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同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此后其他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四年制或五年制的本科护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本科护理院系百余所,大专教育机构400多所。从1979年开始,卫生部加强了对护理工作的管理。1993年3月卫生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使中国有了完善的护士注册及考试制度。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一、护理概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护理学的概念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及完善,主要分为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疾病为中心阶段、病人为中心阶段、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
以疾病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是一门没有专门的护理理论及科学体系的职业。从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常规。护理重点为协助医师治疗疾病,服务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工作场所主要在医院。南丁格尔对护理概念的认识为此阶段的典型代表。以病人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是: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步形成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对象仍为住院病人,工作场所主要是医院。美国早期的护理理论学家如奥立维尔、克瑞特、约翰森及韩德森等人对护理的认识是此期的典型代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护理特点为:护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发展了护理理论及护理概念模式。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并以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此期的主要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等护理学家。
二、护理学的概念
国际护士会:护理学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平静地死亡的一门科学。
三、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伦理学知识
美学知识
护理学知识
个人知识
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
其他方面
护理学知识
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临床专科护理知识
专业知识
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

护理管理、教育及科研方面的知识
第三节护理专业
一、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特征
:①以服务为目的,满足社会需要。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③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④有良好的科研体系。⑤有专业自主性。
,成为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