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蚊子
1
危害
蚊虫是非常重要的卫生害虫。蚊虫传播的疾病统称蚊媒病,主要有: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此外,还有病死率较高的黄热病、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等疾病。
2
危害
我国流行的蚊媒病主要有四类: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四类。
3
疟疾
临床特点:
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缓解。
疟原虫经血流侵入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血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成批破裂死亡。
4
疟疾
蚊为终末宿主,人为中间宿主。
人体内发育过程
子孢子>裂殖体(肝细胞) >裂殖子(红细胞) >配子体(雌、雄)
蚊体内发育过程
有性生殖:配子>合子(蚊胃) >囊合子
孢子增殖:囊合子>孢子囊>孢子
5
疟疾类型
间日疟
临床寒热发作周期:48h
寒战期、高热期(40度或更高)、大汗期,间歇期。
三日疟
三日一发作,周期较规则,但发作时间稍长。
6
疟疾类型
卵形疟
与间日疟相似,多较轻
恶性疟
起病急缓不一,热型多不规则,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严重者可致脑型疟疾。
多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重者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7
疟疾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产生缓慢,维持时间不长。免疫力有种或株的特异性。
8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流行最严重,温带次之。
间日疟分布最广,遍及热带和温带,恶性疟热带最多和最严重。
季节分布:一般是夏秋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9
登革热
临床症状
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病毒主要在伊蚊唾腺和神经细胞内繁殖。
蚊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终身携带,但不能经卵传递。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