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庄子语录: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块,当然就是自然,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夫大块载我以形”,我们的这个肉体吗,就是“大块”(自然)赋予我们的嘛,用佛教的话来说吗,就是四大和合而成。自己从娘肚里出来,为什么出来?说不清楚,有些娃娃发脾气,说,哪个喊你把我生出来的呢?个个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娃娃生出来,既聪明又漂亮,八字也好,长大了升官发财,长命百岁,但自己生下的娃娃究竟如何,天晓得! 可能如愿也可能不如愿,所以我们要看到“大块载我以形”, 这个是身不由己,也是“天之所为”的,但是呢,还“劳我以生”,用佛教的话来说,人一生就烦恼集聚, 贪嗔痴慢疑,七情六欲,是是非非,终其一生的拼搏与辛劳,的确实是如此,当皇帝有皇帝的苦处,当宰相有宰相的苦处,当亿万富翁有亿万富翁的苦处,当乞丐也有乞丐的苦处,当白领有白领的苦处,当公务员,有公务员的苦处,总之不管干哪一行,都有各自的苦处,就算你赋闲了,像有些老革命些,刚刚一下课,没有两个月,就“拜拜”了,闲不住嘛,一闲就完。像这些,又怪谁呢?要怪,就只有怪老天爷把我生下来——“劳我以生”嘛, 所以基督教说人一生下来说有原罪,就要受苦, 没有道理可讲,佛法也讲,生老病死就是苦,生下来就是苦,要不苦,就到极乐世界去,入涅磐嘛。但是呢,庄子对这个事情,也不是说这个事情就很过于,生,只是“劳”,有苦,但是也有乐在其中,我们看庄子,他不像佛教,特别是小乘佛教对生死的那种深恶痛绝,有强烈的出离心,庄子也有出离心,但不像佛教那么强烈的沙门思想,那么极端,他给自己留够了空间的。虽然
“劳我以生”,但还要“佚我以老”的嘛,老了,还要安养一下,中国古代的“福利”,就像《德充符》里面那位支离疏先生,小儿麻痹后遗症,既不当兵又不服役,国家发救济他总有份,从来很安逸,不为服劳役发愁,这也说明中国古代的这个福利制度是很完善的。上了六十岁,县太老爷要给你送米,上了七十岁要给你送肉,现在社会到了春节吗,也还是要“访贫问苦”嘛,这个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所以“佚我以老”,老了呢,就可以养老,就可以不下田,也可以不服兵役与劳役,所以到了老来,也还是可以一天悠哉由哉的。“息我以死”,死,对道家来说,是没有恐惧的,它说“安息”, 这个词语也是从庄子来的,他说“息我以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