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内容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基本概念
一、软件
软件概念:
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的分类: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二、软件危机
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
个体工作方式,缺少相关文档,质量低,成本高,生产率低,维护困难。
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
软件本身特点
开发和维护方法不正确
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源自于软件危机。
三、软件工程
1、概念:
软件工程是指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解决软件问题的工程。
2、目的:
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3、三要素:
方法、工具、过程
4.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内容
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5. 软件工程的目标
在给定的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软件工程学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维护代价
6、软件工程的原则:
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可验证性。
7、核心思想:
把软件产品当作工程产品处理。
8、基本目标:
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
**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
软件工具(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用来辅助软件开、运行、维护、管理、支持等过程中的活动的软件
软件开发环境:全面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软件工具集合。它由软件工具集和环境集成机制构成
四、软件生命周期
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3个阶段。
维护是持续时间最长,花费代价最大的一个阶段
6个活动阶段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6)运行和维护。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
任务: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
参加人员:用户、项目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
产生文档:有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计划书等
需求分析:
任务: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
参加人员:用户、项目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
产生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作用:
(1)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交流;
(2)反映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3)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