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中考复习图形的相识.ppt

格式:ppt   大小:14,628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复习图形的相识.ppt

上传人:yixingmaoj 2018/3/1 文件大小:14.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复习图形的相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赤壁赋
一、检测预****第一段)
,并解释。
举酒属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举酒属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纵一苇之所如
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 翻译。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二、研读(第一段)
,这一段可分几层?如何划分?
,交代了哪些内容?
?这样有什么作用?
,作者做了哪些事?而作者的主观感受又怎样?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三、检测预****第二段)

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

,并解释。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其声呜呜然望美人兮天一方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四、研读(第二段)
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美人”来作喻?
《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箫声”的?有什么效果?
“歌声”之乐与客人的“箫声”之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为何这样写?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五、检测预****第三段)
,并解释。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举匏尊以相属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哀吾生之须臾
,并解释。
正襟危坐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为其然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知不可乎骤得
固一世之雄也挟飞仙以遨游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六、研读(第三段)
***结束后,作者的神情怎样?
?为何会想到他呢?
?
?表现出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呢?
,在文章安排上有什么作用呢?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七、检测预****第四、五段)

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八、研读(第四、五段)
?作者以什么作喻来宽解他?又得出了怎样的哲理?
“变”与“不变”的哲理中,作者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水、月”作喻后,又从哪个角度进一步阐述?
4.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作者与客人所“共食”的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李白《襄阳歌》
3/1/20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表现了怎样的情状?
,客“洗盏更酌”,两人开怀畅饮,表现极为快乐,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照应开头,极写两人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