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endfrs 2018/3/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治疗妊娠剧吐66例疗效观察
 
======================================================================
【关键词】  中药;妊娠剧吐
笔者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妊娠剧吐6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均由超声确诊为40~60天妊娠,出现择食、口苦恶心、晨吐、头晕目眩、寒热往来、脉滑利等症,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5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28天。第一次妊娠者51例,第二次妊娠者15例。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9 g,黄芩12 g,法半夏9 g,太子参15 g,大枣3枚,藿香12 g,砂仁9 g(后下),竹茹9 g,甘草9 g,3剂为1个疗程。加减法:脾虚者加炒白术20 g,茯苓15 g;气虚、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者加炙黄芪15 g;口渴甚者去砂仁、太子参,加西洋参9 g,石斛15 g, 麦冬15 g;呃逆、嗳气酸腐者加炒麦芽20 g,炒神曲12 g;便秘、腹胀者加炒枳壳9 g;小腹隐痛者加杭白芍20 g,延胡索12 g;腰膝酸软、带下耳鸣者加杜仲12 g,续断15 g,菟丝子12 g。服用方法:将药先用温水浸泡1 h,煮沸15 min即可,待药液冷热合适时,分多次少量服用,若遇剧吐严重,恶闻食气者,可先服生姜2~3片或用生姜榨汁内服,待不呕再服上述汤药。
    2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择食、口苦、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寒热往来诸症消失,纳食、精神佳。有效:恶心呕吐消失,留有轻度头晕、厌油腻。无效:用药3剂后诸症减轻不明显。
      治疗结果  治愈60例,%,有效3例,%,无效3例,%,%。在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中1例因呕吐剧烈,药入即吐,出现脱水、酸中毒现象,给以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呕吐好转后服前方而安,计为无效。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妊娠剧吐是因子宫特殊生理引起的反射刺激,由延髓呕吐中枢传达于胃壁所致。《医学入门》说:“恶阻是由于子宫经络络于胃口,故逢食气引动精气冲上,必食吐净后精气乃安
”。《丹溪心法》又谓:“有妊二月,呕吐眩晕,脉之左弦而弱,此恶阻因怒气而激,肝气既伤,胎气上逆……”。故妊娠剧吐,多由母气不充,水谷之气不能运化,蕴积而为痰涎,致呕逆困殆;亦因平素胃气虚弱,孕后阴血聚以养胎,肝血不足,肝失所养,或肝气偏旺,或因怒气伤肝,肝失疏泄,致使肝气挟冲气上逆犯胃而呕恶[1]。由于个体差异,妊娠剧吐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针对患者出现的口苦、寒热往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辨证为脾虚胃弱、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肝气上逆犯胃之妊娠剧吐。方中柴胡、黄芩、竹茹清热除烦,止渴安胎;法半夏所含生物碱有降逆止呕作用,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