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3/2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变应性鼻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影响人们的生活、学****和工作。其以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常见与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的鼻鼽、鼽喷、鼽嚏、鼽水、鼽、嚏等范畴。鼻鼽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以后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中明确解释说:“鼻鼽者,鼻流清涕也。”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也较为满意。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内经》有“肾为欠为嚏”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涕候》说:“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可见古人认识与现代基本相同,多数学者认为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为内由肺、脾、肾三脏虚损,外由风寒异气之邪侵袭。

2 辨证论治

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大多以脏腑辨证为主。王锡琴等[1] 将变应性鼻炎分为5型,①风热犯肺型:治宜清热宣肺利窍;②湿困脾虚型:治宜健脾化浊通窍;③胆腑热盛型:治宜疏肝利胆通窍;④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肾纳气通窍;⑤瘀血阻窍型:治宜活血通窍。赵翠英等[2] 将其分为3型,①风寒型:治宜疏风散寒,宣通鼻窍;②虚寒型:治宜温肺散寒,宣肺通窍;③肺热型:治宜清热宣肺通窍。
3 基本方加减

专病专方随证加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方法。刘兆琳[3] 用过敏煎(土茯苓、五味子、柴胡、黄芪、白术、薄荷、藁本、炙甘草)治疗变应性鼻炎90例,结果显效7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郝芙蓉[4] 用固本通鼻汤(黄芪、白术、防风、白芍药、白芷、辛夷、荆芥、川芎、细辛、升麻、桂枝、党参、藁本、鹅不食草、生姜)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满意效果。辛宝[5] 用神通汤(荆芥、防风、羌活、薄荷、川芎、黄芩、苍耳子、白芷、辛夷、升麻)治疗21例,痊愈19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郑斌[6] 用桂枝脱敏汤(桂枝、白芍药、大枣、生姜、白术、防风、辛夷、蝉蜕、苍耳子、生黄芪、炙甘草)治疗100例,痊愈30例,显效6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朱正民等[7] 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半夏、白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细辛)随证加减治疗36例,痊愈12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李毓敏等[8] 用石膏甘草汤(生石膏、甘草、牡丹皮、乌梅、辛夷、苍耳子、柴胡、白芷、防风、细辛)加减治疗30例,治愈29例,无效1例。刘秀林等[9] 用过敏煎(银柴胡、防风、五味子、辛夷、牡丹皮、白术、乌梅、黄芪、炙甘草)加味治疗60例,显效47例,有效9例,无效4例,%。张汉钟等[10] 用鼻炎冲剂(苍耳子、防风、黄芪、甘草、当归等)与辛芩冲剂(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