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韩合作前景探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韩合作前景探析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3/2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韩合作前景探析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韩合作前景探析论文
.freelption capital)增长也就越容易。换句话说,消费资本的投入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益会随着时间增长。因此,相关的效用函数也就是包含了所消费的商品以及作为自变量的消费资本的函数。假定这个函数不变,那么,在价格及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资本的积累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实际需求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上了瘾,欣赏能力越来越高,虽然他们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购买行为却可能增加。1996年,贝克尔又进一步阐明了他有关消费资本的概念。他把主要从个人的消费积累和其他相关的个人经验中得来的个人消费资本与社会消费资本区别开来。社会资本体现了他人对个人效用的影响,即同龄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影响。这说明社会群体的偏好存在着一种趋同性,同龄人之间的兴趣、爱好会互相感染。流行的形式广为接受,而那些不为人们熟悉的形式随着时间的变化依然不为人们所熟悉。
把这一原理运用到国际贸易中来,就会清楚地看到来自国外的陌生的商品,最起码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遇到“偏好折扣”,此时,人们还没有像对待本国商品那样建立起对外国商品的个人消费资本,由于大家都不了解这种来自国外的商品,社会的消费资本也有待于发展、培育。把语言、地理等因素考虑进来,各种文化之间越接近,相关消费资本上的差距也就越小,因此贸易也就越大。文化亲近是地理距离、共同语言及以往贸易历史等因素的一个综合函数。不同国家之间对外国商品的消费资本的积累是极不平衡的,不对称的。然而,对外国商品的消费资本一旦建立起来,外国商品的疏异感和异域色彩就会越来越淡。最终,这种外国商品消费资本积累的效果得到强化,就会在本国越来越有市场。中韩两国商品在对方市场消费资本的积累得益于两国的先天优势,由于中韩文化的兼容性强,“韩流汉风”正从两国文化领域迅速向其他各个领域扩散,中国有30多所大学开设了韩国语专业,2001年在韩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超过3200名,比上年增长一倍。汉语则已成为韩国众多高等学府的热门专业,并被普遍选作第二外语,在华留学的韩国学生达22100多名,居各国赴华留学生之首。反映到外贸实践,由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1992年中韩建交时,;;200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9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到2005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超过千亿美元。其中,,%,,韩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比上年跃升了3位。中国则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在我国合资合作及独资的韩国企业已超过3万家。中韩两国自建交时分散的小规模贸易逐渐发展成集群式的大规模贸易,双边贸易额每年都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这说明,根据消费资本原理,中韩两国既有合作优势又有合作前景。

三、中韩合作前景展望

中韩合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出于比较优势,两国建交初期,韩国主要向中国出口轻纺产品和日用必需品,中国则主要向韩国出口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然而,目前中韩贸易的质量已大大提高。韩方向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中方向韩方出口也转向电子、石化、钢铁、机械、家电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韩国在金融危机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IT等先导产业,提供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