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思修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修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8/3/2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修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三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上课对象
15级所有高职班级学生
上课年级
一年级
学分/周学时
3分/3学时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先修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
选用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主要参考书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2. 周全华:《高校政治理论课参考文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课程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人生观教育为重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一门重要课程。
2、目的: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3、任务: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他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
1、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帮助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通过系统学习爱国传统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3、通过对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并能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任何自然和谐发展;
4、通过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