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格列佛游记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25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格列佛游记分析.ppt

上传人:sxlw2015 2018/3/2 文件大小:2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格列佛游记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飞岛国”的科学主题
目录
一、斯威夫特谈论科学的文化背景
二、飞岛与启蒙文学科学观
三、斯威夫特科学批判的政治蕴含
斯威夫特谈论科学的文化背景
科学无疑是欧洲启蒙运动的蒙要思想基础,“这时,科学被当作进步的工具而受到欢呼,制度化的宗教则因其迷信和教士的权术而遭辱骂,在天主教国家尤其如此。在一个对人类理性充满前所未有的信心的时代,对那些怀有种种不同的动机攻击既定基督教的人来讲,科学的方式和成果是一种强大的资源。”科学家则成了时代的英雄。
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英国人,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盂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飞岛与启蒙文学科学观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并未回避飞岛所代表的科学的辉煌:“飞岛,或者管它叫浮岛,是正圆形的,直径七千八百三十七码,或者说四英里半左右,所以面积有一万英亩。岛的厚度是三百码。从下面看起来,岛底或者说它的下表面是一片大约有二百码厚的平滑、匀称的金刚石。金刚石的上面是一层层的矿物,最上面一层才是肥沃的土壤。”
然而我们理解的关键问题在于飞岛中所描述的科学所体现出来的实质:它在终极意义上为人类带来了什么,是人的自由还是奴役?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又在可笑地愚弄自己。
以这样的眼光观察飞岛,可以看出斯威夫特讽刺的正是那种歪曲科学、滥用科学的行为。
例如作品影射地提到人们对天文学家艾德蒙·哈雷预言1 71 5年日蚀的反应,说“研究天文学的人,十分信仰人事占星学,但这点他们却耻于公开承认”。事实上哈雷当时曾提出有必要告诉公众,这次日蚀并不具有占星学的意义。但飞岛上“崇尚科学”的居民却“惶惶不安,得不到片到的安宁”,他们害怕地球被太阳吸收、吞没,害怕下一次彗尾扫来使地球化为灰烬⋯⋯似乎没有人能逃脱“科学”的这种精神奴役。
从斯威夫特的飞岛可以看出启蒙文学作品对科学的一致态度,以及这种态度与启蒙时代主题的矛盾性。启蒙运动作为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它关注科学,以此反对已弥漫几十世纪的宗教迷信与宗教迫害,弘扬人的解放的主题,而启蒙文学除了关注这些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之外,更强调从社会、从道德角度来看待科学,关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后果。
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看到斯威夫特科学批判的目的,他要通过嘲讽飞岛的科学家批判现实中科学背后的更可怕的因素,那就是科学权力的滥用将把人类社会变成一个人人唯恐逃之不及的牢笼。
斯威夫特科学批判的政治蕴含
《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显然就是专制统治者与御用的科学技术研究者合谋的产物。科学家不问技术发明的目的,甚至明知是危害公众和社会的研究也照做不误,这样他们便把大自然变成“科学可以控制的中性客体的领域”,而把人类社会变成掌握科学的少数人任意宰割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