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3/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书,须读书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陈果
这学期伊始, 我忙里偷闲学****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一边阅读,一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思考,思想不断受到冲击和洗涤。
在看书之前,我先浏览了目录,首先就被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深深地吸引了。细看里面的内容,我有切身的感受。书中提到: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要教育孩子,教师需要时间。是的,我们教师是人,不是神,我们也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当我们看看周围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每天上课2、3个小时,备课、批改作业2、3个小时,中午、下午还在教室里抓紧时间进行补差。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我所见的所有职业里最高的。学校的事情忙完还不算,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回家还要反复找课件,对比筛选,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试问,教师一天到底工作了多少个小时?除了这些,老师们还要进行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完成读书笔记、听课等等繁琐的事情,这些根本就没时间进行衡量。由于有了以上种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调查结果中发现,现在的许多高中毕业生害怕报考师范院校,因为他们看到了老师这一职业的人没有空闲时间,虽然每年有两个假期。而作为教师,更不赞同孩子进入师范学院。(据我了解,咱们学校老师们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将来当老师),究其原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深知这个职业的太苦,面对这些困惑,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是呀,如果学校能多为我们教师考虑,少做一些文字资料,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深钻教材、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读书学****上。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读书,不断地读书,让自己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自己能在教学中侃侃而谈,脱口而出,就必须和书籍作伴,每日不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读书不止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去死记硬背,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当然,我们读书也要有选择性。对教师而言,我们更应该读教学专著。
因为对于我们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教科书里只是基础知识,入门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教给学生教科书里的,只是沧海一栗。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技巧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自身知识的大海。
我在外出听名师上课时,总是情不自禁的感叹,为什么靳家彦老师能出口成章?为什么六十几岁的于永正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老师能随心所欲调控课堂?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才顿悟,这不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的读书的好处吗?从大师的课堂,我又反思自己的课堂。课堂上,当孩子们用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自己时,我是多么渴望能将自己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