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民族理论.ppt

格式:ppt   大小:8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族理论.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8/3/3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理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鄂伦春经济开题报告
一、发展情况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十五”期间,自治旗国民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十五”%,其中:,%;,%;,%。财政收入完成8235万元,财政支出完成29455万元。招商引资完成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5元,%。(只),%;,%。2005年,,%;,%。“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1237万元,自治旗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旅游旗县
(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十五”期间,通过市场化运作、土地有偿出让和向上争取项目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建旗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五年。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国道111线、省道301线贯穿境内,目前全旗公路里程已达2152公里,形成了以阿里河、大杨树镇为中心的公路网,全旗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乡镇通车率达100%。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电力在全旗7个乡镇全部开通。
(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全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民族教育得到特别重视和优先发展,“两基”达标成果继续巩固。全旗现有中学27所,小学91所,教学点37个,在校生41273人,教职工4005人。医疗保健不断进步,地方病防治保健、医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事业迈出了可喜步伐。全旗现有医疗单位49个,旗县级医疗单位9个,床位1150张,从业人员1850人,旗、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络基本形成。科技推广项目进入千家万户。广播、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旗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十分活跃,体育在上三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旗乌兰牧骑多次参加国家、自治区文艺汇演,受到普遍赞誉。计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自治旗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治旗先后颁布实施了《鄂伦春自治旗森林防火条例》、《鄂伦春自治旗流动人口管理条例》、《鄂伦春自治旗土地管理条例》、《鄂伦春自治旗环境保护条例》、《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鄂伦春自治旗立法条例》、《鄂伦春自治旗旅游条例》、《鄂伦春自治旗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历史沿革
“鄂伦春”为本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总称索伦部。先属清庭理藩院直辖,后属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衙门。古为东胡之地。汉时为匈奴左地,后汉时为拓跋鲜卑所居。清,属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副都统)管辖的游猎地区,为索伦部(后改为布特哈部)狩猎地。民国时期属布西设治局(详见本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沿革介绍)。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以莫力达瓦旗所属的甘奎、诺敏、多布库尔和喜桂图旗的托扎明4个苏木设置鄂伦春旗,驻小二沟(今诺敏镇),由内蒙古自治区呼纳盟领导。1952年5月31日,经内务部批准,将鄂伦春旗改设为鄂伦春自治旗。1953年4月,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1959年1月15日,国务院批准,自治旗驻地迁至阿里河镇。1969年7月,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0年4月,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呼伦贝尔盟。2001年,隶属地级呼伦贝尔市。
气候条件
自治旗属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年均气温在-~-,自西向东递增。7月份气温最高,~,,无霜期平均95天。风速较小,~。~。
土地资源
自治旗是一个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绿色宝库。有林地面积4389万亩,%。,是我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广袤的森林里栖息着野生动物15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30余种。林经济鱼类10余种。林间生长着300多种中草药、蕨菜、黄花菜、柳蒿芽、蘑菇、猴头、黑木耳、红豆、越桔等山产品享誉国内外。自治旗南部为宜农区,平均年产粮食2亿公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