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勇于担当,耻于躲避
范仲淹有一句名言,“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说的就是从政为官,必须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否则,寻求一般、不敢突破,是当不好官成不了大事的。
领导干部是什么?是群众的领头人、主心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勇于担当责任。当前,社会在发生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矛盾凸显,部队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任务很重,领导干部有无担当精神至关重要。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过程中,领导干部只有大胆负责、勇于担当,于困境中找出路、于困难中想办法,主动把握机遇,才能积极应对挑战、带领群众有所作为。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干部或不敢负责,或不愿负责。他们习惯于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风险缩着头,出了问题躲后头,“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拖延、躲避的方法,以至于矛盾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延误了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殊不知,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顺理成章。困难面前躲着走,遇到问题绕着走,应视为领导干部的一大耻辱。难怪有的群众说:
“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
不敢担当,不愿负责,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私心太重。有的怕得罪人,怕破坏“团结”,怕“关键时刻”拉不到选票,不愿担当;有的胆小畏难,遇事避难,缩手缩脚,不敢担当;有的即将“到站”,成了“天花板”干部,做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肯担当。不敢担当,不仅会降低工作质量,形成不良作风,而且还可能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一道屏障。
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担当精神。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勇于担当是一种官德。不管官大官小,一旦走上了领导岗位,就意味着肩挑担子,背负责任,所作所为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党托付给你的那份工作负责。
勇于担当需要境界。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过,“大石拦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面对难题,之所以会有强者弱者之分,关键在于两者境界不同。强者敢于担当,他们做事大多想到的是他人,是“大家”,如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一批人民的好公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