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税收概论第七章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税收概论第七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种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它的征收,体现着一个主权国家在其管辖权范围内与居民和非居民的一种征纳关系。
一、人所得税概述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
01
1987年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适用于中国公民的。
历史沿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是8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980年立法开征《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
1986年开征《城乡工商业个体户所得税》,适用于城乡工商业个体户;
02
03
04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个人征税的制度不规范。对个人所得征税,三税并列,按照原则,又不符合立法程序。从国际惯例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列为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
二是原税法名义税率过高,税负偏重。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原个人所得税税法在征税范围、应税项目、免税政策等方面已同现实社会不适应,需要改进和完善。
1993年10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本着“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调节”的原则对原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重要修改,实行三税合并,新税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01
02
03
在税率方面,实行分率课征制,税负较轻。
02
在计税依据方面,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
01
在征税对象方面,实行分类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征收面不宽。
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计算简便和计算税额时间的多样化。
01
02
03
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01
有利于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修改后的税法,适当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了税负,侧重于对高收入的调节,扩大了征税范围,体现了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原则。
0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对外籍人员的附加扣除,增强了我国涉外税收的吸引力。
01
有利于增强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02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主要内容
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境外取得所得的居民和非居民。
国际上划分居民和非居民的标准有两种
法律标准:公民(宪法)和有居留证明的外国侨民
户籍标准:有住所和居住达到一定时间(我国采用)
居民:
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可以将因公或其他原因到境外工作的人员纳入征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