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DB37T5280-202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B37T5280-202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1 总 则
为规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推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可靠、
绿色环保、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城镇道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
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 .
2 术语和符号
术 语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以废混凝土块、废弃砂浆、废石块、废陶瓷、废砖瓦为主要成分
的建筑垃圾,经过机械破碎、分拣、筛分等工艺,分离除去金属、轻
物质等杂物后加工而成的粒料。
再生粗骨料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粒径大于 mm 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再生细骨料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粒径不大于 mm 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再生级配骨料 recycled graded aggregate
由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级配满足一定要求
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的级配骨料。
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inorganic binder stabilized recycled
aggregate mixture
一种或几种无机结合料、添加剂和水,与再生级配骨料按一定比
例拌制而成的稳定材料。
水 泥 稳 定 再 生 级 配 骨 料 cement stabilized recycled
aggregate
由水泥、添加剂和水,与再生级配骨料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无
机混合料。
凝固剂 coagulant
2 : .
用于加强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化学和物理反应,使混合料生成
稳定的路面结构层,提高结构层水稳性和强度的添加剂。
杂物 impurities
建筑垃圾中除混凝土、砂浆、石、砖瓦、陶瓷之外的其他物质。
轻物质 light component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中,经风选或水浮选而分离出的物质。
符 号
Ip—塑性指数
Rd—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
Qa—再生粗骨料中混凝土石含量
Qb—再生粗骨料中杂物含量
E—弹性模量
Rs—弯拉强度
3 : .
3 基本规定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道路路面基层中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
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定。
被污染、腐蚀、含有毒化学物质、放射性材料的建筑垃圾不应
用于制备再生骨料。
路面结构设计时,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
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 规定的方法,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选
取工程用各种原材料制件,确定设计参数。
人行道、园路、广场、停车场及步行街道等透水道路基层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 的相关规定。
4 : .
4 再生骨料加工、运输和储存
一般规定
建筑垃圾应遵循统筹规划、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优化配置、
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及其再生骨料应遵循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的原则,宜就地利用。
再生骨料宜工业化生产。
再生工厂厂址选择、建设标准、收集运输与转运调配等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 134 的相关规定。
加工
建筑垃圾处置工艺设计应根据产品方案、设计规模、废弃物来
源与组分,经方案比较,择优确定。
道路用再生骨料应根据使用要求分类分档生产,工厂处置工艺
应包含预处理、分选分离、破碎筛分、骨料整形、泥水分离、回收杂
物处理、再生骨料储存、再生产品生产等系统。
建筑垃圾加工应进行轻物质分选。
各级破碎工艺应设置除铁分离。
再生粗骨料用于基层时宜设置颗粒整形强化工艺。
再生骨料生产应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
破碎系统及筛分系统应进行降噪处理,作业场所噪声控制指标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 的规
5 : .
定。
建筑垃圾处置应设置预处理作业区,并配备大块固体废弃物破
碎处理设备与人工分拣设施,经预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粒径宜小于
1m;预处理区应设置相应的消毒与降尘措施。
再生骨料宜采取覆盖、遮挡和防护措施,分类堆放,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各档粒径的储料仓之间应设置 3m 以上的隔离墙,应设置标识
牌;
2 应在堆料场周边设置边沟,在排水口的上游设置沉淀池。
废水、余水等应进行回收、沉淀再利用。
运输和储存
再生骨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入杂物和粉尘飞扬。
再生骨料存放应有防雨措施。
再生骨料堆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照类别、规格分开堆放存储;
2 再生骨料和非再生骨料不应混合;
3 堆放应防止混入泥土和其他可能改变其品质的杂质;
4 再生粗骨料堆放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5m,对单粒径或最大粒径
不超过 20mm 的连续级配,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10m。
6 : .
5 原材料
一般规定
在原材料性能检测评定中,应随机选取具有足够数量的样本进
行材料试验。
再生骨料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再生骨料的贮存应保证均匀性;根据其用途确定相应的性能要
求,应将不同等级、规格的骨料分别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
水泥应入仓贮存,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再生骨料
基层用再生粗骨料的技术指标,。
不同料源、规格、品种的再生粗骨料应分批检测和储存,检测频率为
每 2000t 抽检一组。
表 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性能要求
等级
项目 检验方法
Ⅰ Ⅱ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压碎值(%) ≤30 ≤40
JTG E42 T0316
混凝土石含量(%) ≥50 ≥30 附录 A
< <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泥块含量(%)
E42 T031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含泥量(%) < <
JTG E42 T031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针片状颗粒含量(%) ≤20
JTG E42 T0311
杂物含量(%) ≤ ≤ 附录 A
再生细骨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的规定。不同料源、
7 : .
规格、品种的再生细骨料应分批检测和储存,检测频率为每 2000t 抽
检一组。
表 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性能要求
等级
项目 检验方法
Ⅰ Ⅱ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颗粒分析 满足级配要求
E42 T0302/0303/0327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值(%) ≤30 ≤40
E42 T0350
泥块含量(%) < < 《建设用砂》GB/T 1468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轻物质含量(%) <
JTG E42 T033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塑性指数 Ip ≤20
JTG 3430 T011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三氧化硫含量(%) ≤
JTG E42 T031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有机质含量(比色法) 合格
JTG E42 T0336
用于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再生骨料宜分为 0mm~、
~、~19mm、19mm~(或 )mm 四档。
再生粗骨料的规格应符合表 的规定。用作基层时,公称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
表 粗骨料规格要求
规格 工程粒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公称粒径
名称 径(mm) 53 (mm)
20~ 90~ 0~ 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