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诚待人
——读《狗·猫·鼠》有感
   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感兴趣。鲁迅先生讽刺人的手段与方法很独特,他巧妙运用被讽刺者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立场鲜明。借此寒假我阅读了他用来回忆旧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我最欣赏《狗猫鼠》一文。
    《猫狗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猫虽然和狮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但猫却具有一副媚态。而写了隐鼠有趣可爱,十分乖巧。猫与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文表达了对某些“正人君子”的憎恶,和对弱小者的同情。猫作为捕食者玩弄弱小的动物,正如某些人,幸灾乐祸,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慢慢地折磨弱者。
    猫虽是猫科类动物,与狮虎同族。但它像某些人,可以掩盖自己的本性,用一副虚伪的脸孔待人,却望得他人尊重。
    猫懒散却馋嘴,正如某些好吃懒做的人。从而警示他人,要勤奋刻苦,脚踏实地。
    而鼠就代表弱小人群,但却遭人摧残,引人深思。
    我觉得“猫”最令人不指的是虚伪。若不以诚待人,又怎么怪他人不与之结伴而行呢?
    不禁想起那件事。去奶奶家的路上,看见路边的卖葡萄的老太太。她买的葡萄很饱满,深紫色的外皮很水灵。停车在路边,就想买些葡萄送给爷爷奶奶尝尝。老奶奶双鬓已有银丝,身上围着围裙,见我们下车,搓了搓手,说:“葡萄要么?很甜的,水灵灵的。”我们本是对路边的小贩不太信任的,爸爸便说:“挑点好的吧,买点去。”老太太却让我们自己挑,还可以去她的棚里挑,说是人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熟透的,有人喜欢脆一点的。我很诧异,便去挑葡萄。老太太和我们随意地交谈着:“葡萄要挑皮紫肉满的,不熟的千万别挑。”她拉拉围裙,“不好的我不卖的。”我心里暖暖的,那天的葡萄特别甜 。
    那个老太太我铭记在心,并不是因为她的葡萄好,价格公道,而是对她以诚待人感到由衷的敬佩。若商人忘记了顾客的便利,只图个人利益,又何来那份以诚为美的温情。
    我无法揣摩鲁迅先生当时的情感,他用他的笔抨击世道的浑浊。“猫”的虚伪是一个警钟。我从中获得便是真诚,以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