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一、基础知识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鳊鱼〔 〕 寥阔〔 〕 枯涸〔 〕 梦寐〔 〕 惆怅〔 〕 衣襟〔 〕
2.讲明以下词语。
栖息:
清洌:
惆怅:
3.«秋天»一诗的第一节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4.«雪花的欢乐»中,诗人什么缘故将自己比喻为雪花?
5.«秋天»用一个个生动鲜亮的画面,构成了一幅 (地点)的 图景。
6.对«秋天»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第一节写田园之秋,第二节写江渔之秋,第三节写心灵之秋;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是一首民族情韵十足的秋之诗。
B.第一节突出描写一个〝静〞字,〝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有〝鸟鸣山更幽〞的韵味,〝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也闲了起来,〝肥硕的瓜果〞像〝栖息在农家〞的一组水彩静物。
C.第二节诗突出描写一个〝愁〞字,〝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的却是〝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只好〝摇着归泊的小桨〞,那个地点〝满载着白霜〞败兴的〝愁〞啊。
D.秋天来了,草野寥阔,溪水清洌,〝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声何处寻?牧羊女的眼里、内心〝梦寐〞着秋天的甜蜜和甜蜜的清愁。
二、同步解读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下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7.选文描写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 、 。这些景物包括诗中提到的〝清晨〞、〝露珠〞、〝幽谷〞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二幅有声有色有味有情的图画,〝声〞指 、 ;〝色〞指 、 、 ;〝味〞指 ;〝情〞指 。请你给这二幅图画命名:« »、« »,前者充溢着 、 的情调,后者营造出 、 、 的氛围。
8.诗歌的语言以凝炼为佳,即以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请认真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的〝震落〞、〝满披〞、〝飘出〞三个词语,它化用了«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些词让你联想到一幅如何样的图画?
9.描画自然的诗歌经常使用拟人手法,以期营造出自然界的朝气蓬勃的情境,摸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之词,假如换成〝割过〞一词好吗?
10.这两节诗皆以一一为主,请分不找出每节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晴的句子:
①
②
11.这节诗开头描画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接下来就由写景转入 ,含蓄而微妙地表现牧羊女 的情怀。
12.如何样明白得诗中划线的句子?
13.纵观整首诗,诗人将视野投向 ,以严整的韵律、谐美的节奏、清丽的语言营造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 、 、 的氛围。
三、美文赏读
听歌
何其芳
我听见了迷人的歌声,
它那样欢乐,那样年轻,
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
在唱歌她的 的青春;
就像早晨的 的阳光
因为欢乐而颤抖在水波上,
春天突然回到了园子里,
花朵都带着露珠开放。
它时而唱得那样低咽,
像夜晚的喷泉细声飞射,
的月亮从天边升起,
微风在轻轻地摇动树叶;
它时而唱得那样高昂,
像与天相接的庞大的波浪,
把我们从陆地上面带走,
带到 的蓝色的海洋;
然后又唱得那样温柔,
像女孩的眼睛含着忧愁,
和裂土而出的植物一样,
初次的爱情跃动在心头。
呵,它如此迷人,
这不是音乐,这是生命!
这该不是梦中听见,
而是青春的血液在奔腾!
14.请将〝辽远、不朽、圆圆、金色〞四个词语填人诗中空缺处。
依次是:
15.此诗抒写了自己听歌时的感受,但并没有讲听什么歌,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听的歌应该是什么歌?
16.诗人将听到的歌声分为 、 、 三个流程,并听声辨形,展开丰富的想象,推出了许多优美的意象,请具体讲明是哪些意象?
17.本诗运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18.以下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音乐是无形的,但诗人却用语言文字将其化为有形之物。
B.诗人以诗心去感应听到的歌,应该带着诗人全部的热情,全部的人一辈子。
C.诗的最后一节讲〝这不是音乐,这是生命〞,讲明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人了共和国的青春。
D.这首诗的风格细腻而华丽,在缠绵中含有一丝淡淡的愁闷。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反映的是勤劳的农家丰收的情形。 4.略 5.乡村;秋景 6.C(〝愁〞不对) 7.伐木声、稻香、瓜果、白霜。伐木声、小桨划水声;金黄的稻子、瓜果、青色的鳊鱼、白色的霜;稻熟的香味;收成的愉快。«衣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松驰、闲静。宁静、悠远 8.秋天的清晨,幽深的山谷之中,丁丁的代木之声悠远地飘来,震落了草地上清凉的亮晶晶的露珠,真是一片世外风光。 9.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镰刀割稻子讲成是镰刀饱食过稻香,一方面将镰刀拟人化,让人看起来品尝到稻熟的香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收割者收成的愉快。 10.写景
①秋天栖息在农家。②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1.蟋蟀、白露,抒情,想念在整个夏夜里为她吹笛的牧牛青年。 12.这首诗用咨询句表达女孩心中的模糊的思意,〝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虽不合逻辑,但鲜亮而直观地表现了诗人追忆的夏夜抒情的激情与燥热,以及连带着的青年吹笛的悠扬,内心的期待。 13.乡野,清远、甜柔、宁静 14.不朽、金色、圆圆、辽远 15.诗人听到的应该是礼赞年轻的共和国的轻快歌声。 16.低咽、高昂、温柔;意象有〝夜晚的喷泉、圆圆的月亮、庞大的波浪、蓝色的海洋、女孩的眼睛、裂土而出的植物〞等。 17.通感,诗人用大量的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化抽象为具体,使听觉细致人微;色彩纷繁,充分展现了歌声全部的内容。 1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