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pt

格式:ppt   大小:335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3/4 文件大小:3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桦甸市卫生局
桦甸市疾控中心
概念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常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流行概况
世界概况
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方性流行。炭疽杆菌可以被用来作为生物武器,因此。炭疽防控常常被作为生物恐怖防范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内概况
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据卫生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每年炭疽发病数在400-1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和广西等地区。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动物,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而被感染。患者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经接触牲畜的毛皮和肉类获得感染;

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

食入被感染的肉类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接触史
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疫区,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体表感染型(皮肤型)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经口感染型(肠型)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吸入感染型(肺型)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