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能源节约的经济思考
白泉
(指导:吴晓华,顾问:周大地)
内容提要:节能并不是简单的少用能源,,但本文分析表明,行政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市场的作用.“节能不省钱”是节能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也是困扰节能政策制定者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方法,本文进行了综述.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的更高要求,力争2020 年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国务院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节约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2003 年以来全国单位GDP 能耗上升的恶化趋势得以有效扭转,,在近几年的节能实践工作中,存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工作、市场手段不足,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政府的节能号召不够积极,企业和个人想开展节能,但在付诸实施的操作层面上遇到诸多困难等客观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既与节能政策制定者和节能政策研究者过去侧重技术分析、忽视经济分析有关,
为了更好地帮助政府制定推进企业和个人节能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中的作用,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有利于节能的方向转变,本报告结合节能政策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在查阅文献、地方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能源节约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综述.
一、关于节约能源的基本概念
2005 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资源节约”明确为基本国策之后,,,有一派学者强调有节制地使用资源,可以称之为“少用派”.李文学[6] 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告诉人们,节约的涵义是“有节制地使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主要不铺张、不奢侈,该用的才用;其关键词是限制和约束赵振华认为[1] ,节约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制和约束,即: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可能被消费掉的不被消费掉或少消费;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是指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2] 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节省经济资源的耗费和占用上,努力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和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李光[5] 认为,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倡导“消费不浪费”、“享受不奢华”[10] 认为,“节”是节省、节俭、节制,“约”是约束、简约、克制,节约的本意是指人对财富、资源以及人力的支配、使用和消耗要有节制和约束,要适度和适当,要追求合理性、合目的性,不能随意、,可以称之为“高效派”.[11] 认为,节约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经济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节约要求用尽可能少的资源、[12] 认为,节约在经济学中是指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达到资源无闲置,又无浪费,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即:对消费者来说,或者是用最低117 的代价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或者是实现同等满足程度付出的代价最低;对生产者来说,或者用最低的成本取得同样的产品产出,,节约就是在生产或消费中做到有效率,[15] 指出,节约不是人们所片面理解的省吃俭用,还包含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14] 等人认为,、流通、消费等领域节省、约束对资源的使用,使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降低,或者说使单位资源的产出提高,(简称“节能”)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已经有前人对此进行过定义
.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