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

格式:ppt   大小:4,607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

上传人:junjun2875 2025/3/22 文件大小:4.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 实践与探究 河南省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刘 玉 珠
不 能 无 奈
(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
孙晓天
考试的话题年复一年,学期复一学期,梦魇般挥之不去。可怕的还有考试之后的那个家长会,孩子的名次、班级的平均分与家长的脸面、老师的业绩联系在一起,那阴霾几乎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难道考试真的应该是这幅模样吗?
考试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考试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离目标有多远。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考试带有回顾与总结的特性,因此考试之前通常伴有比较全面的复习,这也就使考试环节显得更“隆重”。其实,就考试的功能而言,小学阶段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都和日常的作业或课堂练习差不多。只不过规模大、品种全、要求高罢了。
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眼里,考试的功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而是具有导向、诊断、区分、预测等一系列重大功能。但千万要弄清楚的是,这些仅是提供给成人、教师的理论,一旦将其错用到学生身上,往往就演变成了可怕的“甄别”。考试留给学生那梦魇般挥之不去的感觉,或多或少与这些理论的误用有关。
就书面考试而言,考试的内容应以学生学过的为主,并兼有一点拓展的内容。要下功夫避免“偏”、“难”,为追求所谓的区分度,故意挖坑让孩子往里跳的傻事再也不能做了。新课程中包括的诸如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数据处理、情境与数学化等内容,都能为学生留出较宽裕的思考和操作空间,使人人有用武之地,比较适于做考试的素材。而且,考试会自然地带有一点拓展性,使考试成为学习过程的延伸。应对这样的考试,我们的学生肯定会游刃有余,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仅以“对、快、准”为目标的考试,实际上是偷工减料、躲避改革责任。推行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能让学生远离这样的考试,足以让人欣慰。
01
02
考试可能有激励作用,但这个作用千万不能被夸大。对儿童来说,鼓励容易做到,而激励他们很难。至今也找不到什么有说服力的例证告诉人们该如何把握激励的“度”。于是,明明把握不好,又硬要“激励”,激励也就成了压力的同义语。“人无压力轻飘飘”,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几乎就会使他们经受心灵的折磨,剥夺他们自然成长的权利。在过度“激励”的作用下,孩子们那刚刚萌发的好奇、自信和对数学的向往,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
今天的考试以经成为一大社会现象,家长的期待、行政考评的驱动、社会竞争的加剧等交会在一起,形成一股远远超出孩子健康成长之所需的强大推力,成了决定考试价值的基本考量。纵使广大教师、家长对上面提到的那些道理无异议,在现实面前的表现也往往是无奈。 这种无奈已经在事实上成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人们在无可奈何中已经开始屈服于这一现实了。
真的只是无奈吗?
各位还能忆起我们小时候考试的情景吧!记得那时的考试时间都不长,绝无偏题怪题之类的陷阱,也没有严阵以待的监考,答完卷还可以抽空在卷子背面画几个小人儿。考的好时得过奖状,考得差时挨过训斥,但这些完全影响不到我们的快乐和自尊,没有在心灵上投下阴影,大家都很阳光,基本还能健康成长。
归根结底,考试要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种良性的环境力量去为未来强大的中国造就人才。所以,我们该为考试改革做些什么,不能无奈!
01
03
02
课程改革前纸笔考试的状况:

2. 主要被用于选拔与甄别,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功能被弱化
3. 主要考察知识的记忆与解题技能(一份试卷)
4. 客观题比例偏大,主观题、开放题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性差异
5. 试题去情境化,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6. 试题呈现形式单一、呆板
7. 试题孤立、零散,缺乏综合性
(主要考查知识点)
纸笔测验被过度使用的状况有所改变
1
纸笔测验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功能被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被弱化
2
纸笔测验的考察内容更加全面
3
纸笔测验中主观题、开放题比例逐渐增大
4
纸笔测验中试题设有生活情境,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5
纸笔测验的试题呈现形式更加生动、多样
6
纸笔测验的试题具有综合性
7
目前的状况:
考试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之一,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社会对考试的弊端有较多的研究,呼吁淡化考试。但对考试的积极作用研究较少。考试可以把教学实践导向应试教育,也可以导向素质教育,关键是看考什么、怎样考。所以研究小学数学考试内容的改革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2001年使用课程标准教材开始,书面考试内容的改革就迫在眉睫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一、考试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