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临终关怀.ppt

格式:ppt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终关怀.ppt

上传人:rjmy2261 2015/5/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终关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终关怀 Hospice care
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
教学目标
掌握死亡的定义
了解临终病人的反应及护理
复述尸体料理的原则
了解家属的护理
临终关怀的发展
“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1988年7月在黄天中博士资助下,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1988年10月上海成立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医院
组织形式
专门机构
综合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照料
临终关怀的理念
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对症为主的照料
延长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注重临终病人的心理支持
(一) 濒死(dying)即临终:
死亡的概念
指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二) 死亡(death):
指生命活动不可逆的终止。
传统的死亡概念是:呼吸、心跳停止。
现代医学开始主张以脑死亡(brain death)作为死亡的诊断,
脑死亡的标准:
1. 无感受性及反应性(unreceptivity and unresponsiticity);
2. 无运动、无呼吸(no movements or breathing);
3. 无反射(no reflexes);
4. 脑电波平坦(flat )。
24h反复查,排除体温过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
(一) 濒死期(agonal stage):
死亡是一个逐渐进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
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 BP下降、
一般分为三个期:
机体各系统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
R微弱或出现潮式及间断呼吸。
(二) 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 stage)
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
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表现为心跳、 R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
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此期一般持续 5—6 min ,时间过长,大脑将发生不可
逆的变化。
(三) 生物学死亡期(bioligical death stage)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
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可能复活。
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algor mortis)、
尸斑(livor mortis)、尸僵(rigor mortis)、尸体***
(postmortem position)等现象。
第二节临终病人的护理
一、评估
(一) 生理变化
1. 循环与呼吸系统:
2. 消化与泌尿系统:
3. 皮肤与骨骼:
4. 面容、视力、语言及听觉:
5. 神经系统:
6. 临近死亡的体征:
(二) 心理反应
美国医学博士罗斯提出临终期的病人往往经历五个阶段:
1、否认期(denial):患者拒绝接受事实,极力否认;
2、愤怒期(anger):表现出激怒、怨恨,且常迁怒医、
护及家属
3、协议期(bargaining):接受临终的事实,为延长生命,
作出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并能配合治疗。
4、忧郁期(depression):因无法阻止死亡而产生强烈的失
落感,表现出忧郁、悲哀,希望有人陪伴、照顾;
5、接受期(acceptance):对即将面临的死亡已有所准备,
机体极度衰竭,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迟,且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