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2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doc

上传人:胜利的喜悦 2025/3/24 文件大小:5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是由【胜利的喜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 / 311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3
第三章 技术准备 5
对原材料的要求 5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5
对现场原材料的要求 6
6
混凝土的配合比 7
测温方案 7
第四章 施工部署 11
自拌混凝土 11
商品混凝土 12
混凝土浇筑施工安排 14
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 16
混凝土试验 17
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17
第五章 混凝土浇筑 18
浇筑方法 18
泌水处理 19
混凝土的振捣 19
混凝土表面处理 20
第六章 施工缝处理 21
底板后浇带 21
后浇带的模板 21
外墙水平施工缝 22
第七章 安全与环保措施 23
安全措施 23
环保措施 24
成品保护措施 25
龙泉花园凯旋大厦C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提供的龙泉花园凯旋大厦C段项目施工图。
现行的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2-2002)
2、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 ( 6-99)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0108-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04-2002)
5、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规程(01-64-2002)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2002)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07-87)
8、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10-95)
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164-92)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3-2001)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99)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6-88)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50194-93)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2 / 312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25 / 2525 / 25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第二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龙泉花园东区, m2,地上共39层,标准层面积: m2平方米,,地下共二层,。
工程结构设计为底部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设计为平板筏基,基础底板厚度为2500,由于结构超长,设计变形角度考虑在底板中间布置了二道宽800的后浇带,,、,基础底板底标高-、面标高为-,。
本工程基础底板采用自拌混凝土,整个基础划分为三个浇筑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段划分见图1。
图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段划分图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4 / 314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各浇筑段基本情况见下表:
浇筑段
I段


混凝土量



厚 度
2500(集水坑5600)
2500(集水坑5600)
2500(集水坑5600)
计划浇筑时间
8月7日~8月11日
8月14日~8月18日
8月21日~8月26日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为2500厚大体积混凝土,在“9002”中属于 “”中的特殊过程控制项目,系质量控制重要内容。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以资在施工中遵照执行。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5 / 315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第三章 技术准备
基础底板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定、标准的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抗裂验算的基础上从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差(入模温度、水化热温升)、减小地基的约束、控制降温速率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特性、延长养护期、表面二次抹压、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安排抗裂技术措施。
对原材料的要求
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国家规范和石家庄市地标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
3、。
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粗骨料:宜采用5~,含泥量不得大于1%。
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2、不得具有早强性能。
3、使用高效减水剂。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6 / 316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40(P8)R60。

砂率控制在44%以内。
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60之内,误差上限+20,下限-40。
缓凝时间宜为8~10小时。
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不大于33。
对现场原材料的要求
,此时大气温度高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长时间的间隔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浇筑层之间结合都非常不利。必须对原材料自身的温度进行控制。
添加剂放进仓库、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在拌和前将碎石洒水降温;
拌和水使用地下水;
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和时的温度在35 以下;

1、经设计、建设单位同意采用60d混凝土强度评定混凝土等级,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控制在不少于280。
2、采用“曲寨” 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3、采用双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I级粉煤灰和复合高效缓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4、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
5、遵循抗、放结合的原则,为减小地基的水平阻力对底板的约束作用,在底板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上干铺一层350油毡作为滑动层。
6、由于底板浇筑时间正在最炎热的8月份,气温远高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到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7 / 317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上浇筑层覆盖下浇筑层,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8-10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面的坡度宜控制在1:6左右,避免形成施工冷缝。
7、混凝土入槽前,对槽内四壁及底板钢筋和槽底洒水降温。
8、混凝土终凝前,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用铁滚筒滚压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整个二次抹压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9、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及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可控制在30度以内。混凝土的早期降温速率较快,不易控制,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降温开始3天内降温速率控制在5度/天。为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2度。
1)浇筑完成后14天内,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150。因底板面积较大,宜采用分格蓄水,沿设计后浇带两侧用砖砌蓄水围堰,高度不低于200。
2)二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薄膜,同时随浇筑进度分格砌筑蓄水围堰。
3)蓄水养护至第15天时,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再决定是否撤销养护或撤销蓄水养护改为浇水养护。
4)后浇带的养护:基础底板后浇带侧模采用3015小钢模和φ48钢管龙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钢管龙骨,保留3015小钢模(带模养护有利保住后浇带侧面水份),钢模的拆模时间,同样在第15天根据测温情况决定。
10、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工,将测温结果输入预先编好的表面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混凝土表面温差确定是否调整蓄水的深度。
混凝土的配合比
、,经试验室试配,确定混凝土单方主要材料用量(公斤)如下:
:2993;
Ⅰ级粉煤灰:1553。
混凝土配合比见下表
强度等级
C60(60R)
水胶比

砂率
4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8 / 318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水泥
I级粉煤灰
砂子
碎石

外加剂(3%)
295 3
155 3
725 3
1050 3
185 3
3
测温方案
测温仪器采用2建筑电子测温仪。仪表为手持式数字显示仪,具备高低温报警功能。
测温点布置
1、、露天、不易破坏处设三个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
2、在混凝土输送泵口用测温探头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各段测温点的布置见图2、3、4。
图2 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4、混凝土浇筑前在选定的测温点上予埋测温线和测温探头,测温线和探头用胶带固定在φ12的钢筋上,探头用塑料布包裹,与钢筋之间用绝缘胶布隔离。测温线另一端的插头依据编号贴上标签,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要用塑料布包裹好,防止被污染或破坏。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0 / 3110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5、测温线引出高度应高于混凝土面1米。
图3 2500厚底板测温点垂直方向布置图
图4 集水坑部位基础底板测温点垂直方面布置图
测温时间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测温,第1~4天每1小时测温1次。
2、第5~15天每2小时测温1次
3、第16~30天每4小时测温1次
4、第31~6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
5、原则上,在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入模温度后可停止测温
测温数据的管理
1、利用计算机对测温数据进行信息化实时管理。
2、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及时整理录入测温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计算出混凝土表面温差,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蓄水的深度。
3、设置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在施工前对测温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0 / 3110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4、测温注意事项
1)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是否牢固,测温点标高是否准确,探头、插头是否包严。
2) 使用探头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时,不得在流动的混凝土中探测。探头插入混凝土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探头擦试干净。
3) 测温仪主机为精密仪表,使用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摔碰,使用完毕及时关机。
4) 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根据温度记录,调整蓄水深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30℃。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超过30℃时,可增加蓄水深度。
5) 是否停止保温、测温,必须听从本项目技术部门指令,不得擅自停止测温。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1 / 3111 / 31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